【本報台北訊】兒福聯盟昨公布親子陪伴與教養狀況調查,指出近六成家長屬於「旁觀型」及「分心型」消極陪伴,「分心」原因約有七成是使用3C產品所致,包括滑手機、拍小孩或玩自拍。兒盟提醒,「人在心不在」陪伴方式,無法在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機會教育」,若持續長久將變成令家長頭痛的教養難題。
兒盟日前派訪員至各縣市親子館全天觀察,經記錄統計一千四百多筆照顧者陪伴行為發現,僅約四成照顧者會在一旁引導孩子一起遊戲,約二成八只在一旁看孩子遊戲,沒和孩子互動,三成一照顧者則是在做自己的事,他們不是滑手機、拍小孩,就是在自拍。
調查還發現,當孩子在活動空間奔跑衝撞時,高達六成的照顧者「忽略放任型」,另近三成的照顧者對孩子不收拾玩具、破壞公用玩具或道具「視若無睹」。
「陪伴的質比量更重要」,兒盟執行長陳麗如強調,「旁觀型」或「分心型」的陪伴,對促進親子關係沒太大幫助,陪伴孩子時應把握機會多與孩子互動,並給予適切回應,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注,才是「真正的」陪伴,對促進親子關係才有實質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