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青埔仔寫真7】 堆草堆學問大

文/蒲公英 |2017.03.16
1420觀看次
字級

文/蒲公英

燒虻仔薰其實蠻危險的,因為不但牛舍是茅草搭的,甚至常常整個房子都是土确牆、稻草覆蓋的屋頂,如果不小心而引起火災,代誌就大條了。

夏天草長得茂盛,放牛相對輕鬆些;冬天雜草長得慢也長得少,牛現吃都不夠,牛草也不容易割到足夠的量,這時候就得仰賴稻草來補充。

現代孩子們偶而還會互相調侃:放牛班、放牛班,有些老師也會把「放牛班」這三個字掛在嘴上,不說現在的老師年紀都很輕,不太容易理解放牛、看牛究竟是怎麼回事,即使農家出身的校長,也都因為太年輕而少有放牛的經驗。放牛的年代,一去不復返啦。

現代社會中看似無用的稻草,除了可供補充牛草來源,早年也是非常有用的資源。農家在割稻時,會順手把脫了穀粒的稻草散置田間,讓太陽曝曬幾天,乾透後再綑紮成束,最後拖到一處定點,堆疊成草堆。

堆草堆要人手,也要真工夫,有些堆成圓形,有些堆成方形,高度幾乎有一棟房子那麼高,常常還高過屋頂。不會堆的人沒有把一束束稻草逐一疊得密實,不但可能被強風吹散、吹倒,還可能突然坍塌造成意外。

草堆堆在離家有一小段距離之處,稻草堆坍塌是可怕的事,小孩每次奉命去草堆拖幾束稻草回家當燃料時,大人總不忘叮嚀一定要順著堆疊的秩序由上往下拖曳,不准貪圖省事從大草堆的腰部或基部直接把草束抽走,以免腰部抽空了,上方的稻草倒塌下來造成危險。聽說有人被坍下來的稻草壓死,那是源自古老的傳說,究竟何時、何地已不可考,大家卻都謹記在心。

堆草堆時,小孩負責將田裡的稻草束從四面八方一束束拖過來集中,大人先用草束疊出穩固的基礎,再逐層慢慢往上堆疊,疊到一定高度以後,下面的人就得靠臂力把稻草朝上頭丟,負責在上頭堆疊的人一面接、一面繼續疊,最上層要堆成屋頂的形狀,讓雨水順流而下,才不致讓水滲入草堆造成稻草腐爛,確保稻草的新鮮和乾燥。堆好之後,再用繩索牢牢綑住,繩索下方有時還得吊著大石頭鎮壓,加強防風的效果,免得遭強風吹散或吹垮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