鯖魚囝仔 游牠回家的路

 |2017.03.16
191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宜蘭訊】一群愛海的「海青」不畏危險,六月將挑戰划獨木舟勇渡黑潮,從宜蘭縣蘇澳出發,至日本石垣島,為期一周,長達數百公里的危險旅程,只為了替鯖魚發聲。行前他們先到澎湖、綠島等島嶼訓練,培養體力與毅力,並號召百人壯行,讓愛海洋的精神在各地擴散。

冒險也不怕

只為讓大眾正視海洋

宜蘭南方澳是「鯖魚的故鄉」,但在過度捕撈之下,肥美鯖魚不再,體長五十公分變為五公分、一公斤價格從三十五元跌至六元。在地文史工作者、海洋保育人士發現這道警訊,二月中開始環台舉辦講座,一個月跑了三十六場,掀起一場海洋革命。

南方澳鯖魚年產量占全國八成,但每年二至三月迴游至南方澳外海產卵的大批鯖魚,卻被漁民捕撈上岸,生長周期被打亂、來不及繁衍下一代,導致鯖魚體型漸漸縮小。過量之下成為賤價,甚至比礦泉水還便宜,豐收的漁民笑不出來,保育人士看了心痛,「像是在消費海洋」。

鯖魚是食物鏈底層,變動之下影響上層大魚,海洋環境惡化,年年上演。從小生長在南方澳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廖大瑋和廖大慶,見證漁村的歷史興衰;看著拇指大的鯖魚,廖大瑋搖頭說,鯖魚的故鄉如今只剩「鯖魚囝仔」,格外諷刺,「鯖魚不會說話,但牠已經在用生命說給阮聽」。

兩人花十年呼籲重視鯖魚危機,在南方澳籌辦「鯖魚祭」,不是季節的「季」,而是祭典的「祭」,在海邊焚燒紙製大鯖魚,感謝這些每年「不計前嫌」把南方澳當家的貴客;但海洋警訊卻未曾傳達到大眾眼前。

須克服黑潮

如小時海上馬拉松

在南方澳推廣獨木舟體驗的教練陳嘉峰,透過地方耆老知道這件事,決定貢獻己力;他邀請環保公益講師李後璁加入,四人自許「海青」,籌組「海鯖廻家」團隊,環島在各地校園、藝文空間、咖啡館舉行小座談分享會,傳達理念,一個月辦三十六場,場場爆滿。

講座結束後,團隊將辦理小型南方澳獨木舟體驗,六月還將率百人划獨木舟及帆船分段航行至日本石垣島,預計為期一周。「希望走一趟鯖魚走過的路。」陳嘉峰表示,穿越黑潮須冒很大的險,但這能促使外界重視海洋議題。

陳嘉峰指出,最困難部分在黑潮的洋流,從花蓮到第一個與那國島,路徑長達一百五十公里,須在二十小時內划到,所以航行速度保持六節以上,和漁船一樣快,否則洋流往北帶,可能會錯過島嶼,他形容「像是跑二十四小時的馬拉松」,途中體力可能透支,只能邊划邊補充食物,喝能量飲料和塞麵包,保持均速,靠意志力苦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