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送了我一本自費出版的日本打工遊記,書名喚《麻油雞》,是他在日本打工遊學一年的熱騰騰記錄。二十五歲的David先是以行動力完成了自己的夢想──赴日本打工遊學,再以行動力將歷程自費出版成冊,年輕人沒有退縮的空間,就是往前衝,行動力戰勝畏縮退怯,換回一生難忘的回憶。
瑪亞納十七歲便立志書寫,卻膽怯不前,直到五十歲從公司退休,才毅然決然重啟停滯不前的生命之輪。她在淡水租了一間小屋專心寫作,終於寫出人生第一部作品《國境之北——遇見愛》,記錄將一生奉獻給異國的神父及教友們。儘管晚了數十年,但追夢的心其實無分年齡。
他們讓我想起小學課本裡曾讀過兩個和尚的故事:從前在四川偏遠的地方有兩個和尚,有一天,窮和尚邀請富和尚一起到南海取經,富和尚拒絕了,認為南海路途遙遠,自己準備了那麼多年都去不成,窮和尚什麼準備也沒有,怎麼去呢?後來,窮和尚獨自上路,一路翻山越嶺,餐風露宿,儘管路途艱辛,但他以堅定的信心,花了一年時間,終於到了南海實現取經的願望。窮和尚不僅取了經,還幫富和尚帶回了佛經。
David和瑪亞納都是窮和尚那般的典範人物。
David在圓赴日打工遊學夢之前,先利用在學期間的周末打工存錢、自學日文參加檢定,大學畢業後則邊工作邊申請日本度假打工。在日本期間,他打了三個工,雖工時不長,但足以支付房租、生活費等;午餐由餐廳供應,晚餐就自己到超市買材料,通常是煮咖哩飯、咖哩飯以及咖哩飯。David笑說,總吃咖哩飯是因為自己愛吃,而且好煮又便宜啦。
打工生涯的最後一個月,他辭掉工作,開始了長征旅遊。他強調自己是「以節省為樂趣的宅男」,所以省吃、省住,並且把這些經歷又寫又畫出版,沒想到在網路及同人展攤位上頗獲好評。此外,David設計的三小(姍筱)圖案也在LINE貼圖上架,目前已出版到第四套,以三小(姍筱)為主題的貼圖念起來十分逗趣,在年輕人間頗有共鳴。
年輕人有面對挫敗的勇氣,所以敢於行動。事實上,David的三小圖送進LINE貼圖審核近一年才獲上架,等待期間他依然持續創作,每年的同人動漫展必定擺攤賣新貨,這個看似「宅宅的」年輕男孩,正走在一條有「姍筱」陪伴的路上。
好友慧兒最近在前輩的鼓勵下,終於鼓起勇氣將自己手繪的藝術盤訂了價並上架到粉絲頁,已有專業水準的她其實已畫了多年,但之前從沒思考過販賣的可能。如今在「動力+勇敢+自信」的鞭策下,她決定當個有行動力的追夢人,我也把「姍筱」的故事與她分享互勉,希望我的大媽朋友們不只因夢想而偉大,更因有行動力,人生變得不一樣。
(本專欄每月第二個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