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典故

 |2017.03.13
425觀看次
字級
一、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這段典故出自戰國時期的兵法。秦朝在西元前206年被推翻後,項羽以強大的兵力,逼迫先入秦都咸陽的劉邦退出,率兵進駐並自號為「西楚霸王」。

一、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這段典故出自戰國時期的兵法。秦朝在西元前206年被推翻後,項羽以強大的兵力,逼迫先入秦都咸陽的劉邦退出,率兵進駐並自號為「西楚霸王」。項羽接著封劉邦為漢王,讓他統治漢中(今陜西南部)和巴蜀(今四川)地區。同時,為防止劉邦再入關中,項羽將富饒的關中讓秦軍的降將把守。

劉邦自知兵力不如項羽,只能忍氣吞聲。在去封地的路上,他採用張良的計策,將長達好幾百里的棧道全部燒掉,以示不再回關中的決心,同時也讓項羽對他疏於戒備。

同年八月,有人起兵反項羽。劉邦認為這是個出兵關中的好時機。大將韓信建議派人去修築棧道以迷惑敵方,劉邦接納他的建議,開始修復棧道。守衛關中的秦降將章邯認為劉邦修棧道要耗費很多時間,並不以為意。實際上,韓信暗地裡正為攻打陳倉積極作準備。

不久,韓信迅速出兵,攻下了陳倉。章邯獲知消息後非常恐慌,但為時已晚。借道於陳倉,劉邦的軍隊很快就占領了關中,為以後建立漢朝奠定基礎。

此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被用來比喻用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另有打算。

二、見微知著洞若觀火

見微知著,出自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德序外傳》:「故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意思是:聖者善於觀照,他從一件事物的微小處,就可以得知它未來的發展趨勢。

洞若觀火,出自《尚書·盤庚》。這是商朝第十七代君主盤庚為了遷都,寫給臣民的告諭書。內容共分三篇,上篇主要說明遷都是上天的旨意,任何阻礙遷都的行為都是違背天意;中篇是對民眾的訓詞,要人民支持遷都,否則會被處死;下篇是遷都後,告誡百官諸侯,希望他們能把恩德廣施於民。

盤庚在上篇裡,警告一些專權弄政的百官諸侯:「我已洞察你們的計謀私心,就像看個火光一樣清楚……如果你們能去除私心,施恩澤於人民,才能說是積德行善的人呀。」盤庚遷殷之後,平息王室內部紛爭,促進經濟發展,因此被稱為中興之主,為後來的武丁盛世打下基礎。而「洞若觀火」這句成語,就是從原文中的「予若觀火」演變而出,比喻觀察事物非常透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