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接到美國總統川普奉行「一中政策」的電話,而放下心頭重擔;但是,中美兩國在全球戰略、東北亞、南海、台灣、經貿的競爭與角逐卻方興未艾。
在全球戰略上,中國大陸在華府的官員,應已嗅出美國即將出兵中東勦滅伊斯蘭國(IS)恐怖集團的氛圍,已經逐漸成形。三周前,川普已下令五角大廈一個月內提出中東反恐作戰計畫。
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往訪伊拉克,視察美國特種部隊與伊拉克軍隊後,將建議總統未來將投入多少地面部隊與海空軍,進行收尾工作。雖然美俄因戰略矛盾,不太可能發展成戰略聯盟,但只要美國保證不侵犯俄國在敘利亞的利益,雙方在反恐戰爭上的合作,完全是可以期待的。
如果中美峰會提前在四月舉行,習近平可能必須審慎考慮川普邀請中方參加勦滅IS的戰爭。由於IS已經揚言要讓大陸「血流成河」,美國決意乘勝追擊,IS有如強弩之末,北京又可免去「從不在境外反恐」之譏;因此,習近平不無可能同意川普的邀請。
在川普「令出如山」之下,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薩德」已經入韓,習近平再怎麼下「禁韓令」、禁止陸客入韓、杯葛南韓產品、全民反韓,甚至將「準斷交」推到極致,恐怕也無法改變薩德入韓的既成事實。
繼薩德入韓之後,在中日台在釣魚台爭議不斷的情形下,可能引進新一代薩德系統的國家,將是已部署老一代薩德的日本。雖然台灣因早就部署樂山鋪爪雷達系統,並無必要引進薩德;但是,蔡英文政府國安高層,卻不無可能從政治與台美關係角度考量此一問題,而為兩岸關係平添變數。
從薩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入韓,可以看出川普對此事的執著程度,並反映他「讓大陸知道誰是太平洋老大」的心態。如果他的執著,也反映在他的南海政策,則目前在南海巡弋到六月的卡爾文森航母打擊群將只是牛刀小試而已。
顯然,從東北亞朝核、薩德入韓、釣魚台到南海,那一項爭議是容易解決的?
恐怕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還是經貿問題。如果習川會在四月舉行,習近平所攜帶的對美經貿投資大禮,將為中美雙方未來的談判,營造良好的氣氛。
在歐巴馬任內談判進入收尾,卻未簽署的中美「雙邊投資條約」,也可會是習川會的一大亮點。另外,水到渠成的將是「戰略暨經濟對話」 的重啟。
陳一新(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