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日前補提名十一名監委人選,等待立法院審核通過。這份名單雖然有部分功能類別的代表者,但也不乏親綠背景的招降納叛者,尤以始終主張廢除監察院的總統府前祕書長陳師孟最受爭議。
陳師孟直言直語,從學界步入政壇算是個異類,好惡分明,恨者恨之入骨,愛者愛之至深。不論他在台北市副市長、總統府祕書長、中央銀行副總裁任內,都惹出不少風波,即使是同黨人士,對他此際出線也感訝異。
廢除監察院,早在一九九一年民進黨的「人民制憲會議」裡就做成了決議,當時的主席是黃信介,而加入民進黨還不久的陳師孟也出席了會議,廢除監察院自此一直就是民進黨的主張。
被提名後,陳師孟說還是主張廢除考試院和監察院,但他說,廢除監院之前還可以「廢物利用」,「黨產會在行政法院頻頻受挫,就是因為司法仍在當國民黨打手」。甚至指陳水扁、郭瑤琪是遭到「迫害」,要用「除垢法」把這些檢察官和法官都除掉。
一九九五年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市府三位首長被議員踢爆具有雙重國籍,當時擔任副市長的陳師孟就是其一。面對議員的猛轟,陳師孟不僅強硬回應他不會辭職,還認為國籍法的施行細則有修訂的必要。
古人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但從這兩件政治事件來看,陳師孟碰到涉己事務,卻是曲意維護;蔡總統及民進黨對於自己的政治主張,顯然也未堅持,不禁讓人納悶,在權力之前,政治人物是不是都有兩套標準?
從陳師孟過去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不認同現行中華民國憲法的,他曾說他「效忠台獨國」,也說「國旗不等於國家」,政治立場鮮明,更常在議會和公開場合為自己的理念辯護,媒體常形容他仍帶有學者風格。
不過,這次提名,陳師孟面對的是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一個你已經主張要廢掉的機關,竟說要「廢物利用」?一個你並不尊重的五權憲法設計,竟還接受提名進入所鄙視的機關?而且在還沒上任之前,即針對三審個案指指點點,並以充滿仇視的語言預言清算,如此格調能否適任御史大夫,頗令人懷疑。
陳水扁前總統好歹在任內末期故意杯葛監院,讓監院空轉了三年,結論證明沒有監察院,其實也沒什麼差別。為何蔡總統上任還未滿周年,就急著補提名這個被民進黨所鄙視的機關?不僅喪失黨格和風骨,更落得酬庸之名,不論提名人或被提名人,都是雙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