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失智老人走失,沒人報警或幫他找到回家的路,他們可能因此喪命,台大醫院主治醫師邱銘章說,失智老人走失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時,若無人救援,死亡率提高三至四成,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也曾在找到的一百十四名走失老人中,發現三十一人已死亡,占尋獲老人百分之二十七點二;中市第一警分局員警常找到走失的失智老人,員警說,晚上七點過後,看到路上獨行或徘徊無助老人,主動關心,十之八九都是走失的失智老人。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從民國八十五年起,推動失蹤成人協尋工作,四年內找到二百五十人,其中被尋獲的一百十四名老人中,有三十一人已死亡,老盟說,可見這群走失的老人,自我照顧能力弱,一走失,生命就面臨極大威脅。
全國每年走失老人有三千多人,台中市警局第一分局尋獲走失老人多,該分局去年接獲走失老人一百八十八人,尋獲二百八十人,因為找到的還包括近幾年走失、但未被尋獲的老人;員警說,晚上七點過後,看到路上獨行老人或徘徊無助老人,他們主動關心,十之八九都是走失的失智老人。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十六年前接受內政部委託,建立失蹤老人協尋中心資料和網路,警政署也建立「受理報案E化平台失蹤人口暨身分不明者系統」以建檔、管理和查尋方式比對,增加走失老人尋獲人數,聯盟社工洪詠寧說,老人走失問題目前由警方尋獲比例較高,台灣每年仍有三千多老人走失,許多老人至今仍未被找到,急需大家幫忙,因為每位走失老人,都有心急如焚的家人在等待奇蹟出現;聯盟最新的協尋海報中,台北的簡姓阿嬤二十七年走失,當年八十歲,現在已一○七歲仍下落不明,家人不放棄找回她的希望。
「很疑惑,媽媽去了那裡?」中華民國潛水救難協會前理事長陳清河的母親陳等,十一年前從家中走失,至今沒再回家,他很疑惑,在台灣許多命案的屍骨都會被發現,為什麼包括他的母親在內,許多老人家走失了,卻難以發現?
陳清河母親當年八十歲,走失的半年前已有失智情形,曾在所住的烏日溪尾村內走失,但馬上找到。他為了防止母親走失,還特地做了聯絡牌要給母親佩帶,未料還來不及替母親戴上,母親就再次走失,令他相當自責。
母親走失
兒女終身掛心
儘管當時出動了他潛水救難協會的二十多位弟兄四處尋找,還開著廣告車深入彰化、霧峰和烏日一帶廣播;他自己也跑遍了全省廟宇求神問卜,但就是沒有母親的消息,直到十年過後,他才不得不經由法院判決母親死亡。
他說,十一年來此事常盤旋在心頭,而他的好朋友的母親也發生同樣情形,讓他納悶,這些老人家都到那兒去了?
警方幫忙找到走失的失智老人很多,中市第一警分局員警日前巡邏,看到拿著枴杖,走路東張西望的九十多歲姚姓老榮民,員警停警車關心,才知老榮民失智獨自外出,想回家才發現,卻不知哪條路才正確,員警在他衣服口袋找到一張名片,原來是她女兒擔心父外出可能迷路,事先放一名片,印有姓名,電話和地址,果然派上用場。
如何防止失智老人走失
家人這樣做
在失智老人衣服內或外繡上姓名、地址等資料
幫失智老人戴上有衛生定位功能的手環,或向失蹤老人協尋中心申辦預防走失的愛心手環
路人這樣做
夜間看到獨行老人徘徊或神情緊張,主動關心或報警
注意失智老人身上有無愛心手鍊,或衣領或內襯繡有資料
如果失智老人情緒激動,直接報警
資枓來源/台中市第一警分局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