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國河北省涿州市八旬老翁郎泰富對鐘鼎文造詣深厚,十二年來累計用毛筆書寫了七百本、共計五百萬字鍾鼎文。
新華社報導表示,八十五歲的郎泰富從中共建政初期開始收藏古錢幣,出版過「戰國布幣叢話」、「東山歷代錢譜集」兩本專著。朗泰富隨後從一九九五年開始至今筆耕不綴,累計書寫了七百本、共五百萬字鐘鼎文,這些鐘鼎文全部用毛筆在宣紙上書寫,並裝訂成冊。
鐘鼎文也稱金文或銘文,是鑄於青銅器上的文字,承接甲骨文。鐘鼎文是研究中國封建社會早期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漢字發展的珍貴資料,內容大多關於當時典禮、祭祀、賜命等活動或事件記錄。
現已發現的鐘鼎文銅器約四千多件,單字約三千五百個,其中以西周晚期鑄造的毛公鼎為代表,毛公鼎鐘鼎文共三十二行,四百九十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