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繼承前任歐巴馬總統以網路戰制止北韓核武方案,但《紐約時報》專文指出,網路攻擊他國核武是國際禁忌,可能招來他國網攻,而且不少專家懷疑此法成效。
歐巴馬三年前下令五角大廈加緊對北韓導彈計畫實施網路與電子攻擊,希望防範北韓飛彈測試。隨後北韓火箭紛紛爆炸、偏向、空中解體、墜海,有人視之為上述攻擊奏效。
但也有專家懷疑網攻有效論,認為北韓導彈試射失敗也可能由於製程出岔、內部破壞等因素。他們指出,八個月以來北韓順利發射三枚中程飛彈,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聲稱平壤進入開始試射洲際彈導飛彈(ICBM)的「最後準備階段」,可能不是虛張聲勢。
紐時查閱許多公開紀錄,發現美國尚無有效防制北韓核武與飛彈計畫的能力,難以因應北韓威脅。由於危險日增,歐巴馬卸任時警告川普,這可能是川普面對的最迫切難題。
金正恩年初揚言北韓即將試射ICBM,川普在推特答以「這事不會發生!」要如何使此事不發生,紐時指出,川普可下令五角大廈加強網路與電子攻擊,但成效難以保證。
紐時說,「這事不會發生」,可能是川普為北韓畫下的紅線,要如何使北韓不踩紅線,仍是美國的考驗。
北韓於上月十二日發射改良版舞水端中程彈道飛彈,最後落入日本海。舞水端飛彈的射程約兩千五百到四千公里,意味它能威脅到日本和設在關島的美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