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大陸重慶大足石刻,據中新社報導,目前啟動露天臥佛整體修復,預估整體修復完成時間在八年以上。
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大陸重慶大足石刻,據中新社報導,目前啟動露天臥佛整體修復,預估整體修復完成時間在八年以上。
大足石刻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一日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黎方銀表示,由於臥佛長期暴露在露天環境,受水、大氣汙染等酸性水溶液侵蝕;不僅破壞石刻、滋生微生物,更加劇臥佛風化。此外,臥佛外觀破損,顏色脫落,許多部位殘缺不全,已到了不得不修地步。
黎方銀說,中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修復,主要解決視覺效果和安全問題,而臥佛修復則是原狀修復,保證歷史風貌;「相比千手觀音修復,臥佛修復難度更大。」
他表示,中國大陸國家文物局已組建多所研究院所和高校專家團隊進駐大足,目前正進行前期調查研究,修復工作量不亞於千手觀音修復,預估整個修復完成時間將超過八年。
中國大陸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說。大足石刻始鑿於唐朝永徽元年,是一處大規模摩崖造像群。臥佛即為釋迦牟尼涅槃佛像,全長三十一公尺,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亦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石雕半身臥佛像。
這尊臥佛是罕見的半身像,下半身隱入石岩中;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側而臥。兩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在臥佛前從地下湧出十八弟子,形態各異,但皆作悲慟狀。佛像正中有一香案,擺著香花水果等各種供品,香煙繚繞上達雲端,雲端上有女像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