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曼居士。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著名國學大師葉曼居士,於美國當地時間二月十五日上午十時(台北時間二月十六日凌晨二時)在洛杉磯家中辭世。葉曼居士往生時身無病痛,安詳自在,身前諸事悉皆安排妥當,安奉於佛光山西來寺的玫瑰陵。
國學、佛學造詣極深的葉曼居士的告別式在玫瑰崗的Hillside Chapel舉行。星雲大師致贈輓聯「上生佛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主法,並代表星雲大師和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慰問葉曼的家人。慧東法師並介紹葉曼與星雲大師過去結下的因緣。葉曼的子女對佛光山和星雲大師的幫助表示感謝。
葉曼原名劉世綸,一九一四年生,祖籍湖南省,北京大學畢業,旅居美國洛杉磯,是當今世界極少數將儒、釋、道文化融會貫通的國學、佛學大師之一。她歡喜到處講學,用「葉曼」的筆名為各報刊撰文,也用「葉曼」的名稱在國內外弘揚佛法、講經說道,有廣大群眾擁護。
葉曼幼承庭訓,六歲以左傳開蒙,一九三五年被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胡適之特別錄取,就讀北大法學院經濟系。中年為明了生死而學佛,曾師侍南懷瑾居士。旅居美國洛杉磯期間,接觸過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不同西方宗教,並研學佛教、道家、儒家多年,對東方和西方文化、哲學與宗教有獨到見解。
致電星雲大師
西來寺承辦會議
八○年代中,葉曼代表「中華佛教居士學會」(台灣),當選世界佛教友誼會副會長,一九八八年,曾致電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表達希望讓世佛會到美國召開大會,讓佛光能夠普照五大洲。當時,西來寺工程才將完成,還沒取得使用執照,為了世佛會的會議而加緊趕工,且不斷和政府聯繫,如期拿到使用執照,整個過程,佛光山僧信二眾傾盡全力,成功地讓世佛會的會議順利在西來寺開幕,促成世佛會走向西方。
葉曼任職世佛會副會長期間與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相識,建立友好關係,彼此常來往,在聽聞趙樸老述及北京雲居寺遭毀壞後,便一心一意要恢復其昔日風采;多年後,雲居寺重建完工,終於了卻她一樁心事。
一九九二年,葉曼獲得世界佛教協會及二十七國代表參加的佛教大會贈予的金獎。
葉曼從小即展現極大慈悲心,八歲起即吃素,起因於與家人至飯店用餐,見到小羊跪在廚房門外哀嚎……當菜餚端上桌後,葉曼問母親:「這是我們剛才看見的那隻羊嗎?」得到「是」的答案後,再也不願吃肉,她忍不住想到,那隻羊在被宰殺前淒慘的情景,她說:「我真的不忍心以殺生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
寧缺一些
事事留有餘地
飲食及生活上,葉曼也有自己領悟的一套哲理。葉曼認為,生命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裡,建議大家每頓飯吃七分飽就好,因餐餐吃到十二分飽,五臟六腑是承受不了的。葉曼曾說:「人什麼都不能做得太滿,吃也是一樣。我這一生什麼都不過滿,什麼都留有餘地,寧肯缺一些,隨時都準備著退後一步,一生都是平平淡淡的。」
在修養上,葉曼曾說,人如果生一次氣就少活一年。她勸戒大家不要生氣,葉曼的理論是,生一次氣,會減壽一年,因氣生百病。所以每天都要高高興興的,這樣就能長壽。人好好活著,是為了做讓自己和別人都高興的事。
葉曼曾任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婦女雜誌主編,傳承國學及佛教經典課程數千講,並著有多項著作文集,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