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至右分別為--甘夫人、糜夫人、孫夫人
《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寫張飛因丟失徐州(兩位嫂嫂亦陷落城中)欲自刎,被劉備奪下劍來,說了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話。這話直到今天還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先看看陷落城中的那兩位嫂嫂---糜夫人與甘夫人。在羅貫中筆下,糜夫人死於當陽長阪坡,因傷重不願拖累前來相救的趙雲,最後投井而亡,算是一位殉節的烈婦(四十一回)。但在《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中,卻完全沒有她的記載,只在《麋竺傳》中說她是麋竺的妹妹,由麋竺獻給劉備為夫人(正史中為「麋」字)。因此事實上,趙雲在當陽長阪坡所救者乃甘夫人,而非糜夫人。也就是說,《三國演義》中有關糜夫人的事蹟是虛構的。不過如果沒有羅貫中的生動描述,我們看不到人性在最後一刻有如此高貴的情操!
至於甘夫人則是阿斗的生母,原是劉備在小沛時納的妾。糜夫人過世後,很快扶正,在荊州生了阿斗。後來曹操的軍隊在當陽追上劉備時,她與阿斗同時被棄,幸賴趙雲保護,得免於難。
據大陸有名的三國專家沉伯俊先生研究,甘夫人與阿斗被棄於長阪坡那次,是劉備第四次丟妻逃命。也就是說,當我們在《三國演義》第十五回裡聽到劉備對張飛說「妻子如衣服」時,正是他第一次「丟妻記」的演出。至於後來又出現了三次的「丟妻記」,則完全不讓人意外,因妻子對劉備而言,確實就像衣服,隨時可拋。
只是不少現代人對此還是提出了一些看法,那就是:劉備既然主張「妻子如衣服」,為何還要有勞關羽和趙雲拼著老命保護他兩位如夫人?
當然明眼人看到這裡,大概也可以猜得出羅貫中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凸顯關羽和趙雲的忠勇。所以不管劉備是否說過「妻子如衣服」,或上演多少齣「丟妻記」,只要「兄弟如手足」,關羽、趙雲,甚至張飛都不會棄老大的女人於不顧。
因此雖然糜夫人與甘夫人曾多次被棄,她們還有老大的兄弟照管,相對地,劉備為鞏固與東吳的關係而娶的孫夫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她完全是政治聯姻的受害者。建安十四年(西元二○九年),劉備擔任荊州牧時,孫權特別「進妹固好」,於是在《三國演義》中就演出了一段膾炙人口的「南徐招親」的戲碼(五十四回)。以當時劉備的甘夫人剛過世來看,孫權「進妹固好」雖不為過,但其妹正值黛綠年華,而劉備卻已年過半百,如何匹配?此其一也。更何況成親後兩年(建安十六年)劉備已入蜀,孫夫人獨居荊州,有何琴瑟和鳴可言?此其二也。最後當孫夫人準備帶著阿斗返回東吳時,卻也暴露了這段婚姻的政治企圖--劫持阿斗交換荊州,此其三也。
可以想像,聯姻失敗的孫夫人回到東吳後情何以堪,而且似乎也沒有人再提起她,倒是《三國演義》在八十四回說她聞劉備兵敗,遂投江而死,算是為身不由己的一生發出悲鳴吧!
觀糜夫人、甘夫人與孫夫人一生,不僅從未享受過天倫之樂,而且多數時間都在顛沛流離與心驚膽戰中度過,試問:作為劉備的如夫人,除了是「衣服」的角色外,又有何幸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