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青埔仔寫真5】釣到一尾大白鰻

文/蒲公英 |2017.03.02
1317觀看次
字級

文/蒲公英

農家人倒並不喜歡吃鱔魚,一個下午釣出四、五斤鱔魚,裝進竹簍也有七、八分滿,帶回家去餵母鴨,在農家的認定中,鱔魚是低賤的,不像今天餐廳裡將之視若珍饈美味。

和鱔魚長相差不了多少的鰻魚,才是心目中的上等滋補品,鰻有白鰻和黑鰻兩大類,逮到了小鰻留著自己吃,大的拿去鎮上賣,無論白鰻、黑鰻都可以賣得很好的價錢。即使是小鰻留著加菜,一尾鰻往往也是全家吃透透,每人分到一小塊鰻肉,個個吃得嘖嘖有聲,滿足得很。鰻肉和鱔肉滋味完全不同,鰻肉比鱔肉細緻、香Q,非常好吃。

受訪的青埔阿伯說起他和鰻魚的故事:「我在六、七歲時,有一次帶著哥哥的釣竿出擊,居然釣到一條一斤重的大白鰻,這真讓全家人大大驚喜,我自己更是喜不自勝。為了慶祝這意外的收穫,那天爸媽沒有將白鰻拿去鎮上賣錢,而是留下來燉了給全家進補,這可真是難得的碩大鰻魚啊,大鰻魚的肉質更加美味。 」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即使一塊破蚊帳,一把破雨傘,甚至一枝傘骨都可以拿來製做成好用的工具,那像今天,一把傘賣幾十塊錢,或是一百塊、兩百塊錢,下雨了,大家在便利商店或是路邊攤隨手買一把,雨一停,丟得滿地都是,真是讓人心疼。

農業社會的家庭,只要能做事,就有參與做事的責任,農家沒有閒人。

小朋友們大約從四、五歲就要負責帶弟妹,照顧他們吃的,牽著他們學走路,替他們擦屁股、換尿布(是真正的尿布,用破衣服或舊被單縫成布墊,使用過洗洗晾乾又可重複再用,而非當今那種易穿易脫,乾乾爽爽卻被稱為環保殺手的紙尿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