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兩岸八十四位攝影師昨天齊聚在上海,展開二十四小時合拍上海的活動,他們深入上海的大街小巷,用鏡頭捕捉上海的社會發展與人文景觀。
這場名為「兩岸攝影家合拍酖上海二十四小時」活動,昨天在上海浦東濱江大道舉行開拍儀式,上海市旅委副局級巡視員朱承蓉與上海市新聞處副主任王建軍等出席,共同啟動二十四小時倒數計時。
朱承蓉致詞說,希望透過這些攝影師獨特眼光,拍攝上海的大街小巷、都市田園;同時透過攝影師的鏡頭,見證上海的變化,共同描繪上海的發展。
這次活動是由上海市旅遊事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上海市台辦共同主辦。主辦單位邀請了來自香港、澳門、台灣和中國北京、上海等城市,共八十四名攝影師從昨天起一連三天,每天八小時,總共二十四小時,分成四十個組進行拍攝。
其中,台灣主要的攝影師包括有莊明景、黃永松、林國彰、鄭元慶、劉清儀、林柏樑、黃子明等,來自中國時報社、光華雜誌、Voguec和Elle時尚雜誌等二十多人。
中國攝影師有王文瀾、賀延光、王苗、胡武功、于德水、雍和、陳海汶、楊延康等,來自上海、北京、河南等新聞媒體。
這些攝影師除了拍攝上海傳統著名景點,例如外灘、黃浦江、宋慶齡故居、城隍廟、南京路步行街等,另外將重點拍攝上海的社會發展與人文景觀。
承辦單位之一的中國時報副總編輯湯碧雲說,兩岸攝影師相比,台灣攝影師拍攝作品較具有多樣性、廣度和多元化,文化基礎較為深厚,透過這項活動可加深兩岸攝影界人士的交流,互相學習。
主辦單位表示,這次攝影活動將為上海留下豐富多彩的圖片資料,主辦單位將出版一套「兩岸攝影家合拍酖上海二十四]小時」攝影冊。同時還將舉辦「兩岸攝影家合拍--上海二十四小時」圖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