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修院 灣生僧侶的家 釋妙熙 |2017.03.02 語音朗讀 313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慶修院 灣生僧侶的家 圖/記者妙熙慶修院首任住持的兒子佐伯憲秀(圖),二○○八年回到慶修院念追悼供養文。圖/資料照片 慶修院(圖)首任住持的兒子佐伯憲秀,二○○八年回到慶修院念追悼供養文。圖/資料照片 空海大師石像在遠處望著慶修院本堂,為日本傳統布教所建築。 圖/記者妙熙修慶院設計的鉛筆 圖/記者妙熙 奇萊山雄魏衛伺, 砂婆礑溪水色清幽, 學習的庭院, 她名叫「吉野」。 花蓮中央山脈下有一處沃土之鄉「吉安」,日治時期名為「吉野」,這首吉野國小校歌讓美麗的花東縱谷悠揚,也讓一位灣生和尚在日本戰敗後被迫從軍,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中日日低唱。 故事要從隱身在吉安的慶修院開始說起──慶修院前身為日本真言宗在台灣的吉野布教所,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寺院,置身其中宛如來到日本。 大正時期,日本為紓解人口壓力,鼓勵移民到台灣做農業的拓荒者,為安頓日本移民者離鄉的心情,陸續派遣日本佛教各宗派布教師來台,興建寺院。大正五年(一九一六),日僧智猛法師奉高野山總本山派令渡海來到吉野,興建布教所,當時他時值三十六歲盛年,胸懷弘法熱忱,屢屢環島募款,克難完成。 智猛法師是真言宗派下的僧侶,真言宗為日僧空海大師渡海到中國長安,向印度僧人不空三藏的高徒惠果和尚所學習的密教,學成後回傳日本。唐末,中國密教傳統於戰火中沒落,日本卻因空海大師而能延續至今。 花蓮吉野移民村大多來自日本四國居民,一千三百年前,空海大師在四國島上建了八十八間寺院,作為居民的信仰中心,當地有個傳統,居民一生一定要有一次參拜八十八寺院,可消八十八煩惱,培植八十八功德。真言宗的和尚也至少完成三次,才能正式升格為阿闍梨(僧人老師)。 當時吉野村中,有一位虔誠的信徒川端滿二利用返國時,巡禮八十八所名剎,各迎回一尊小石佛回台供奉。也有說法是,吉野移民者回故鄉時,分配好各自帶回八十八間寺院的小石佛,如今石佛下方都刻著不同供養者的姓名,也可見證。 這也形成了慶修院內八十八尊石佛的特殊景觀,讓人不用到日本,就能一次巡禮完成。現今的小石佛,僅剩十七尊是原蹟,其餘為二○○三年修復時重新雕塑的。 智猛法師在布教所初期,娶了台灣妻子,生下二男一女,他鄉變故鄉,落地生根。長子佐伯憲秀生於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從小在吉野村成長,與大自然為伍,是生命中最難忘的回憶。 佐伯憲秀十三歲小學畢業,返回日本登上高野山學習,揮淚一別恍如隔世。約二十歲,他被迫接受征召投入二戰,戰敗被蘇聯軍隊擄做戰俘,囚禁於西伯利亞集中營裡。 在生不如死的寒天雪地中,支撐他的唯一力量,竟是兒時的吉野國小校歌── 遼闊的田野, 一望無際。 千萬株稻穗, 迎風招展。 越過曠野是一片白浪 太平洋畔鮮花怒放 永遠難忘,我的朋友! 二戰結束,智猛法師一家無奈地被遣返日本,慶修院本堂內供奉的空海大師像則由年僅十歲的女兒真子揹回。人生轉折下,澆熄了智猛法師的熱忱,變得不再過問世事,從此雲遊天下…… 吉野布教所也輾轉由台灣人接管,並改名為「慶修院」。二○○三年,慶修院八十七周年,在地方人士奔走下,邀請到佐伯憲秀和尚和妹妹林真(冠夫姓)回來了,當年的頑童成了一寺住持,當年的小女孩已是白髮阿嬤。當年離去的空海大師像再度被迎回供奉,成為慶修院的鎮院之寶,這番轉折令人不勝唏噓。 從二○一六年十一月至今年底,慶修院在大時代的巨變中度過一百年,慶修院的故事也將在沃土吉安永遠流傳…… 參觀請看 ◆營業時間:周二至周日 8:30~17:00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 中興路345-1號 ◆電話:03-8535479 前一篇文章 2017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 下一篇文章 鐵人與不動明王不解之緣 熱門新聞 01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2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2025.08.1705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2025.08.1706台灣醫療外交 傳承愛與責任2025.08.1607新竹.五峰 原鄉祕境湧風雲 矮靈夜祭傳古韻2025.08.18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⑬2025.08.1609普中好苗子校友獻卡片 感謝星雲大師裁培2025.08.1810增電網韌性 啟動電纜地下化規畫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巨蛋周年體檢 考驗永續力 台北大巨蛋周年體檢(上)【人間福報25周年專文】移山25年 傻瓜今還在2024 拾壹月 上妙飲食 清淨法味樂音菲揚 佛學藝術滋養文化素養澳洲佛光童軍大露營 共創人間淨土中華青年訪陸文化交流 看歷史產創發展 作者其他文章【福聚海無量】醞釀半世紀 創報一念間朝聖朱大與泰華寺簽署建教合作泰華寺吉祥觀音開光 南北傳佛教交流里程碑安檢森嚴 人臉識別人民大會堂 行政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