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興社區發展協會建置「材燒窯」,昨天舉行開窯儀式。
圖/林佩均
居民創作二、三百件咖啡杯、花瓶等陶器,與在地生產葡萄、咖啡結合。
圖/林佩均
【本報台中訊】美麗自己的家鄉!新社區福興社區認養廢棄垃圾場造林,就地建置「材燒窯」,燒五天四夜由居民二十四小時輪流顧火,昨開窯取出二、三百件的咖啡杯、酒甕、盤子等,居民興奮拿起陶碗盛米粉用餐,捧著醞釀出的心血結晶,感動直呼「好吃」。
台中市新社區福興里地處偏遠,與和平區、南投國姓鄉交界,九二一地震後人口外移、老化,現人口約兩千餘人,當地居民組「福興社區發展協會」,前年認養廢棄垃圾場四、五公頃造林,並爭取水保局農村再造經費建置「材燒窯」。
福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文榮說,福興里居民雖然不多,卻很團結,陶藝師吳水沂與居民費時三個月建造「材燒窯」,利用在地梨枝、相思樹枯枝做材火,烘窯連續五天四夜維持一千二百五十度高溫,製造在地特色陶窯。
昨早舉行開窯儀式,居民圍成一圈,陶器一個接過一個,小心翼翼放在桌上。中午居民以剛出爐的陶碗、盤子盛裝午餐,學員張明純說,「這碗是所有居民的心血結晶,真的好感動!」
居民結合當地生產的葡萄、咖啡特色,燒製酒甕、咖啡杯與盤子等器具,吳水沂感動,這不是創作高檔藝術品,而是凝聚居民生活的回憶,未來將從自己燒的酒甕中倒出自產葡萄酒,遊客能端起居民燒製的咖啡杯,品嘗在地栽種的咖啡。
福興社區發展協會將在年底規畫陶藝教室、「窯出一千咖啡樹」咖啡工作坊,用在地木材燒出的陶藝器具,歡迎民眾來福興社區觀光、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