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後,一如既往地頻密使用「推特」發文,突出他個人的總統治理風格,也微妙改變他與美國主流媒體的互動關係。
美國總統是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領導人,因此他的決策必受關注。然而,川普的總統選舉之路走得辛苦,能當選,並非靠主流媒體的吹捧,而是他個人的傳播風格和理念。
川普的個人形象富有爭議,許多傳統的華府精英和美國主流媒體,是極盡可能貶低他。他與主流媒體的關係,在美國民主制度和新聞自由傳統的架構下,難以在短時間內轉變。
川普得不到主流媒體的支持和公正報導,他會執政順利嗎?顯然阻礙將會很大。媒體被譽為第四階層,有無冕王之稱。媒體扮演政治社會的傳感神經,不但聯絡社會階層的溝通,也影響閱聽眾的輿論取向。
媒體也是政府和民眾之間的傳播橋梁,扮演著決策機制的一部分。如果媒體都是負面評價川普,川普的民調必然會不斷受到挑戰。
川普想要改善與媒體的關係挑戰很大,可想而知將是艱鉅的任務。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花很長的時間解釋他的想法和決策,也與白宮的特派員面對面溝通。
他當面訓斥CNN及其記者是恐怖的機構和散布假新聞,這個事件本身就是熱點新聞。他在推特撰文指責其他的電視機構如NBC、ABC、CBS,和享有盛譽的精英報紙《紐約時報》是假新聞媒體。他的盤算為何?
因為成為主流媒體的敵人,是需要有極大的勇氣?非常人可以忍受的壓力。他的目的為何?
我們看到全世界都關注他的一言一行,包括他的推文,這使他成為全球最受媒體關注和報導次數最多的國家領導人,上個月,俄羅斯媒體對川普的報導量,首度超過該國總統普亭。可見俄羅斯媒體嚴陣以待,密切提供俄羅斯決策階層,有關於川普的動向,以利快速決策。
在任何危機的時刻,政府和媒體必須有相互信任的基礎,否則會造成安全漏洞。川普不受到主流媒體歡迎,未來他的任何決策重點可能會被忽略,多的是媒體的情緒報導,這對美國本土安全會造成傷害。
當前中美俄三大強權,在區域安全上有競爭亦有合作,每天媒體的即時訊息,有助於決策階層做出最準確的判斷。倘若媒體完全以自我喜好和利益歸屬來評判川普,這不但不利於川普的執政效果,也會影響國際關係,甚至造成他國的誤判。在區域安全上面的任何誤判,都可能造成難以消弭的災難和負面衝突。
美國民眾可以忍受多久媒體和川普之間的鬥爭?川普挑戰媒體的極限,是否能加速摩擦速度?此間,透過推特和提升地方媒體的曝光率,是過渡時期的做法,也是讓世人熟悉他行事風格和思想套路的傳播路徑。總體而言,美國議題成為世界最熱點,這也是美國另類傳播現象的第一。
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