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年度最重要的演訓—漢光演習,今年將會有新的面貌,是否要實施實兵演練也引起討論,姑且不論演習要如何進行,國軍官兵備戰,卻是不能有任何鬆懈。
這幾年國軍獲得了不少新的重要裝備,像是陸軍的阿帕契直升機、海軍的P-3C反潛機,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等。蔡英文總統上任之後,更努力朝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的目標邁進,要讓軍方的裝備跟上時代的腳步,要讓國軍更有能力發揮關鍵的戰力。
但此刻的國軍,因為兵役制度的調整,要從義務役為主幹的部隊,調整為志願役搭配軍事訓練役,這是國軍建軍以來,兵役制度最大幅度調整的時刻,國軍體質結構也會跟著改變,是最具關鍵挑戰的時刻。
台灣很小,卻有超過二十萬的軍人,這是因為我們面對著對岸潛在的威脅,有上千枚的飛彈對準台灣、有幾百萬的解放軍力,還有政治上,始終不願意做出放棄武力犯台的宣示,要確保台灣的安全,國軍當然無可迴避。加上這幾年,國際上恐怖攻擊頻傳,怎麼因應面對,國軍必須做好準備。
國軍不求戰、但必須要不懼戰,不過現在國軍的敵人又多了一個,那就是老天爺。
對特種單位的官兵來說,他們只要任務一來,下水作戰或救援,即使水溫很低、天氣很冷,所以海軍陸戰隊的蛙人、陸軍兩棲海龍蛙兵,他們在訓練的課程中,就會安排寒冬中下水,向人類耐寒的極限挑戰。
國防部聯合樂隊、三軍儀隊,當有軍禮勤務時,他們都必須穿上全套大禮服,代表國家向統帥、或是重要貴賓致敬。冬天時,他們身上的大禮服,恐怕不足以禦寒,而到了炎熱的酷夏,他們身上的大禮服,卻是會令他們熱到抓狂,但禮兵出任務,儀態是最重要的要求,不能冷到抖、熱到昏。
記得在抗戰勝利七十年大閱兵上,當時是一個極端酷熱的夏季,要接受校閱的海陸蛙人,他們要全身打赤膊在大太陽底下練習,晒得全身黝黑是目標,他們必須忍受。
特種作戰的狙擊手,穿上制式服裝接受校閱,全身都是毛料不透風的裝備,如果不會調整呼吸,無法耐熱根本撐不下去,若作戰時,身裝備出任務,冷或熱,都要能夠一槍讓敵人斃命。
面對氣候變遷,國軍備戰做準備,也必須跟著調整,除了要注意訓練安全,更應該有能力,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作戰挑戰。
楊鎮全(台北市/軍事節目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