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武陵賞櫻團疑似因駕駛過勞並超速行駛,在國5翻車釀成三十三人死亡、十一人受傷悲劇,為台灣近三十年來最嚴重遊覽車事故。
外界批評指這是駕駛人力安排、車體安全結構以及旅遊制度三方面的「共犯結構」,但每次發生重大車禍時,政府皆大動作宣示將從這三方面著手,慘痛教訓一再循環,要再犧牲多少人命代價,才夠換來徹底翻轉陋制?
距離上次陸客團火燒車案,不過短短七個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災難醫學科主任簡立建甚至說:「簡直是十多年前梅嶺車禍事故翻版」,跟乘客未繫安全帶、駕駛過勞或車體老舊都脫不了關係。
蝶戀花旅行社的武陵賞櫻團從早上六點出發,晚間九點才結束,駕駛工時長達十四個小時,駕駛的女兒更淚訴父親長達十八天未休假,引發外界再度聚焦大客車駕駛工時過長問題、一日遊行程太緊湊。
交通部長賀陳旦昨祭出鐵腕,宣布立即撤銷友力通運遊覽車公司的營業執照,並說初步看來肇事原因不是道路條件,而是駕駛的問題;坦承過去交通部對於遊覽車汰劣部分「做得不夠」。業者又喊冤指車、人都是蝶戀花所有;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副教授羅孝賢直指,「靠行」是遊覽車行業無法真正納管的關鍵。
根據遊覽車翻覆現場發現,車頂竟全被削平,更引發外界質疑組裝車安全性。屏東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教授胡惠文指出,國內遊覽車的車體組裝施工過程是否按照認證過的技術報告,乏人監督,這是台灣長期以來「打假球」的後果。此外,事故車齡竟高達十九年,讓外界再度掀起車齡下修討論。
時序回到去年七月,遼寧陸客團發生火燒車事件,造成二十六人死亡悲劇。雖然檢調以司機自殺偵結,但當時一度懷疑是電瓶起火,外界大力批判遊覽車猶如拼拼湊湊的「新娘車」,豪華卻不安全;陸客團行程安排太過緊湊、導致司機過勞。
二○一二年十二月,新竹尖石發生遊覽車墜谷事故,當時遊覽車突然熄火,整輛車失控滑落山谷,造成十三人死亡,十人受傷。當時外界也曾聚焦拼裝車體不安全、煞車失靈等驗車問題;事故車齡為十年,是否限制遊覽車車齡也一度成為討論焦點,立委也曾提案將車齡下修。(相關新聞見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