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往開來」,意為承續先人的事業,並為後人開拓道路。典出宋.朱熹〈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自堯舜以來,至於孔孟,其所以相傳之說,豈有一言以易此哉?顧孟氏既沒,而諸儒之智不足以及此,是以世之學者茫然莫知所適,高則放於虛無寂滅之外,卑則溺於雜博華靡之中,自以為道固如是,而莫或知其非也。及先生出,始發明之,以傳於程氏,而其流遂及於天下,天下之學者於是始知聖賢之所以相傳之實乃出於此,而有以用其力焉。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
宋朝周敦頤,號濂溪,他的學生程顥、程頤兄弟,則是理學的奠基人,即文中的「程氏」。隆興府學教授黃灝,在學堂裡供奉三人的牌位,藉此傳揚他們的學說思想,因此他寫信邀請朱熹寫一篇文章記載此事,於是就有了這篇〈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而文中:「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意思是說:濂溪先生繼承了以往聖賢的學說,並且為後人開啟未來的道路,有功於世。後來「繼往開來」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清朝顧炎武〈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梁〉就有:「兩漢而下,雖多保殘守缺之人,六經所傳,未有『繼往開來』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