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義工》{99}黃朝宗 點廢物成金

 |2007.04.23
312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黃俊雄新營報導】教育是百年大計,因創校經費浩繁,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一九九六年發起「百萬人興學」的計畫,不僅公司行號積極響應,信徒、家庭主婦、學生和社會大眾也熱情參與,期間各地譜出許多感人的故事。

佛光會台南後壁分會督導黃朝宗,熱烈響應支持,帶領佛光會員行菩薩道,以「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毅力,持續六年的資源回收工作,將所得作為佛光大學助學金。

黃朝宗工作餘暇,必定捲起袖子,穿佛光會服,帶著佛光人,開著資源回收車穿梭在新營、後壁的大街小巷,舉凡大統超級市場、營新醫院、果毅國小、立人安養院…等發心助學的商家、機關、學校乃至佛光會員家中,做定期的回收服務,風雨無阻,沒有間斷過。

黃朝宗表示,為了蓋佛光大學,大家都很發心,會員張林英桂年邁八十,不在家裡含飴弄孫,櫛風沐雨,在垃圾堆裡「尋寶」,只要能回收的資源,一樣也不放過,化腐朽為神奇,點廢物成金,堪稱行佛的楷模。

黃朝宗還興奮地說,前年甫自高速公路收費站長退休的朱明前,看到滿載回收資源的佛光會資源回收車,得知原委後,很佩服星雲大師的辦學理念,隨即加入佛光會、皈依、受菩薩戒,以積極行動為大學教育注入新生命,為社會盡一份改善的力量。

「佛光山每一項成就,都是集體創作而來,在大眾中互相成就,則眾緣具足,事事圓滿。」黃朝宗引用星雲大師勉勵大家要一本初衷,繼續護持,百年樹人的教育事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