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依現行血壓標準,成人收縮壓超過一四○mmHg、舒張壓超過九○mmHg就屬高血壓,但今年一月美國醫師協會與家庭醫師學會於《內科醫學年鑑》(AnnalsofInternalMedicine)發表研究,六十歲以上熟齡族,收縮壓達一五○mmHg以上再治療,更能減少中風、心臟病風險。
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炯仁表示,美國近日發表的研究,只是單一研究結論,仍待更多實證資料及臨床經驗,且白種人與亞洲人研究群體不同,國外標準也不宜直接套用在東方人身上。
此外,近來LINE更瘋傳「吳氏計算血壓公式」,指正常血壓收縮壓為男性年齡加上八十二mmHg、女性年齡加上八○mmHg,就算收縮壓超過一四○mmHg也無需就醫,許多長輩信以為真,並自行停藥。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說,「完全是以訛傳訛!」國健署也指出,該資料為二○○四年的網路資料,引用的說法無研究實證基礎,不建議民眾採行。
北榮心臟科主治醫師陳嬰華認為,個人體質及健康狀況不同,仍需個別化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例如有心血管疾病史,經醫師評估嚴加控制在一二○/八○mmHg內,而糖尿病、慢性腎臟衰竭病人控制在一三○/八○mmHg,對健康較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