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一位值得尊敬的儒商

林火旺 |2017.02.07
3315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在飯店的樓梯失足,摔跤處離平面只有四階,但卻撞到致命的腦幹,重度昏迷兩天後就駕鶴西歸,讓所有熟識他的人震驚、不捨與惋惜。

媒體報導辜成允的生前事蹟,描述的幾乎都是他如何從負債三百億變成全球第十二名的水泥公司,強調他的反敗為勝、少主中興,重視的是他的事業成功,卻忽略他最值得被其他企業家學習的「儒商」精神。

我和辜成允的人生本來應該是兩條平行線,卻因為關心社會而結緣,因為理念相同而成為摯友,我評價辜成允的角度、以及肯定他的原因,不同於多數人。

二○一五年九月成允在台泥大樓宴請一些企業家,邀我和清華大學教授李家維作陪,席間李教授介紹位於屏東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我則介紹舉辦多年的高中生品德營及中小學教師品德種子營,這些都是台泥贊助的。那些企業家聽完後瞠目結舌,對成允既敬佩又嚮往,同樣是生意人,他們想不到一個經營水泥事業的人,除了思考公司獲利,還關心熱帶雨林的消失、稀有物種的危機,以及世道人心的陷溺。

二○一六年十二月成允邀我到宜蘭羅東,參加一項「GLOCAL全球在地創業學院」的開學典禮,我才知道他又多了一個副業。這是一個輔導和培訓青年創業的學院,經費完全由成允負責,台大教授柯承恩主持,甄選有理想性、對社會具正面價值的新創產業。成允在致詞時強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經營企業的目標雖然是獲利,但是也要考慮對社會的責任」。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是一句人人都能琅琅上口的話,但是社會上愛財不由正道、短視近利的例子無日無之,「愛財有道」似乎違反商人的邏輯。但是如果從長期來看,其實不然,譬如:食品公司老闆堅持不賺黑心錢,只賺取合理利潤,他所生產的食品貨真價實、安全可靠;如果社會大眾知道這家公司的經營理念,一定會信賴它所生產的食品,進而樂於購買它的產品、樂於讓這樣的生意人賺錢。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旦獲得「值得信賴」的好口碑,全民都成為宣傳員,這樣的企業怎麼可能不成功?

「企業對社會負有責任」是一句老生常談,但是有多少企業家真正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我曾經和成允談過他的父親,年長一點的對辜振甫先生多少有幾分敬意,但是尊敬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是台泥的老闆,而是他對兩岸的貢獻、對社會的付出,辜老不只關心自己企業的發展,同時關心社會的美好,這就是「儒商」的典型:「達則兼善天下」的經營理念,正是體現儒家的「仁」德。社會上很會賺錢的生意人不在少數,成允子承父志:賺錢不忘社會責任,才是認識他的人不捨、替社會感到惋惜的原因。

成允對我長期關注的品德教育無條件支持,也是基於儒商精神。重視社會責任的他,理解品德教育的意義:慈善捐款容易獲得好名聲,投資品德教育鮮為人知,但是前者是社會救濟、是善後工作,而良好品德才是美好社會的根。成允在物質上當然是富有的,但是真正的富有不是錢多,而是懂得善用金錢的人。擁有龐大財富,確實會令人羨慕;但將財富用來回饋社會,才會令人尊敬。所以成允是一個真正富有、值得尊敬的企業家。

十六世紀法國哲學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說:「對於無法避免的,我們必須學著承受」,如果死亡是必然的,而且如果沒有人能決定死神何時降臨,則生命的長短變得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不是活得久,而是活得精采。成允正值壯年,走得如此突然,是親友、也是社會的損失,然而從死亡的角度來看,他毫無痛苦的死算是「好死」;而他的一生雖然不長,但絕對是精采、值得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