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旅遊禁令引發的官司持續延燒,設在舊金山的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已定美東時間七日下午六時(台灣時間八日早上七時),針對是否恢復執行川普的七國旅遊禁令召開聽證庭。
西雅圖聯邦法院三日裁決,行政機關暫停執行川普上月二十七日下達的行政命令,美國司法部隨即上訴,上訴法院五日諭令聯邦法院及司法部一先一後在六日提出書面論證,並等候聽審或裁決,司法部在台灣時間七日早上提出書面論證後,上訴法院即宣布聽證日期及時間,屆時雙方將各有三十分鐘,透過電話,以口頭陳述意見。
上訴法院說,聽證庭結束後,將公布錄音。《紐約時報》指出,透過電話舉行口頭論辯極不尋常,同樣不尋常的是,拒絕民眾到場聽證。
多家媒體報導,無論上訴法庭做出何種裁決,都很難就此定案,雙方都可能要求聯邦最高法院出面干預,但高院目前有一席大法官出缺,其他八席由保守派和自由派各占四席,可能很難獲得必要的五票多數,以推翻下級法院,即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的裁決。第九上訴法院只能裁決是否維持西雅圖聯邦法院的暫停執行令,未來還有一系列其他法院的聽證庭,將決定川普的禁令是否合法。
司法部提出的書面論證說:「行政命令是總統依法就外國人入境美國及收容難民事宜行使其職權。」司法部律師辯稱,川普總統只是「合法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力,控制美國邊界,法律也准許他暫停讓任何類別外國人入境,以維護國家安全。
科技業反川普 來自員工壓力
另一方面,又有三十家科技業者加入矽谷企業展開的法律抗爭行動,反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旅遊禁令。紐約時報指出,科技業者此次勇於發聲,主要是來自員工的壓力,而非高階主管。
六日新加入的知名科技業者包括惠普、奧多比、潘朵拉等,使得五日晚間九十七家業者向上訴法院提出的「非當事人意見陳述書」,因此涵括一百二十七家公司。他們主張,川普的旅遊禁令違法、違憲且傷害其業務。這項法律文件是為輔助法官裁決、遊說法官採取特定見解之用,性質上屬意見表達,沒有實際法律效力。紐時報導,美國科技業者此次大張旗鼓反川普,起因是員工和顧客的壓力,也有部分是企業本身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