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高水急,幅員有限,水力發電有其盲點,但地處亞熱帶,四面環海,日照充足,風吹不斷,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被認為成本低又乾淨,符合綠色概念的能源希望,因此近年來一窩蜂推展,政府也鼓勵,一時從北到南,只要靠近海邊都躍躍欲試,道路兩旁太陽能路燈林立,也有不少地方風車成了地標,提供旅遊景點,也提供了聊勝於無的電力。
由於技術不成熟,太陽能、風力發電並不穩定,許多太陽能路燈與風車,形同虛設或成廢物,浪費龐大人力物力和金錢,不過開源節流像過河卒子,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不能因受挫而停頓。人人應隨時隨地身體力行,省多少算多少。能源開發則要多元,不放棄任何可能,集少成多,不無小補。
風力發電在歐美有長久歷史,已成氣候,台灣有待急趕直追,需更多人投入,有理工大學科系不斷研發,愈挫愈勇,但政府與民間支持鼓勵是否足夠?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