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的棒球盛會經典賽,可以說媲美奧運的最高賽事,各國莫不以最佳陣容應賽,棒球選手也以能夠參加經典賽為最高榮譽。
唯獨我國好手紛紛以各種理由迴避,重量級的王建民與陳偉殷都表態不參加,小聯盟的王維中也婉拒,國內的桃猿職棒也不讓旗下的球員加入中華隊。看來此屆的經典賽,尚未開賽即已玩完了。
沒有國際賽的好成績,哪有國內的好職棒市場,沒有前人的努力,哪有後人的成就。運動員的成就固然是自己的努力,若無前人辛苦建立運動的風氣與環境,誰會注意到我們。
所以今日旅外球員享有高年薪高人氣,可以說是國家的栽培。今日國家需要他時,卻以各種理由拒絕,實在難以想像,如果我們連八強都打不進去時,明日的遠景又在哪裡?
大家平時都會講回饋,回饋就是國家需要時,應是義無反顧參與才是,棒球欲永續經營,就看選手們能否站在國家榮譽的立場,而非以自身利益。
洪長源(彰化縣/文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