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風患者及時接受t-PA(血栓溶解劑)治療,可大幅減少中風失能臥床的後遺症。 圖/衛福部健保署提供
【本報台北訊】入冬後氣溫驟降,是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的好發時期,醫院血管相關疾病患者約增加一成,神經內科加護病房幾乎滿床。醫師指出,若出現講話大舌頭、同側手腳無力等症狀,應盡速打119送醫,若在黃金3小時接受t-PA(血栓溶解劑)治療,可大幅減少中風失能臥床的後遺症,去年1月至10月已有919名中風病患受惠。
腦血管疾病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根據衛福部統計,平均每天有31人死於中風,也是造成中老年人肢體受限或失能主因。中風大致可分為國人最常見、稱為腦梗塞的缺血性中風,以及稱為腦出血的出血性中風。
新光醫院神經科主任連立明指出,缺血型中風,若是因動脈硬化破裂或心臟雜質造成,常會阻塞供應腦部養分的大血管,造成腦部受損。國內外研究都顯示,急性缺血性中風病患在症狀發生3小時內接受t-PA靜脈注射,三個月後可增加33%復原機會,減少殘障失能的風險。
連立明說,天冷中風發生率高,首要預防之道是保暖,晨運族或半夜清晨起床如廁,都要穿好保暖衣物。血壓高的患者,更是中風高危險群,若收縮壓飆破180mmHg就達中風危險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