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高等教育 非倡揚退場機制

吳昌崙(台南市/全訊科技副總經理) |2017.01.17
1218觀看次
字級

甫結束的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中,多達二十二項提案討論,竟對於少子化的因應對策,隻字未提,不少後段班學校坐等「被退場」的命運,無助的師生職工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

而各級學校習於在教育部補助款的誘導下,風行草偃,許多科技大學和技術學院,已規畫重啟五專招生,未來可預見龐大的高教師資和設備,又將成為另一筆浪費。

行政院擬推動「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鼓勵高中職畢業生先入職場再升學,立意雖好,卻思慮不周。高中職學養粗淺,大多只能從事基礎工作,要想脫穎而出,恐如鳳毛麟角,更遑論培養職場視野。

每年高中職畢業而不升大學的人數,遠超過五千人,目前的方案起不了誘導作用,但補助的人數如果提高,又將影響後段班學校的生計。由政府補助每月一萬元,將使得部分企業引為藉口,將高中職畢業生限在最低薪資門檻上。

申請者若未重返大學進修的話,將失去原案立意,但若想重返大學進修,以目前的入學方案則難上加難。

務實的做法是研擬一套有效的職能性向分析,從國中的課外活動開始,輔導學生找出自我潛能與興趣,並定期提供各種產業發展的動態資訊給學生和家長參考。此外,推行彈性學分和學位制度,某些現行實用技術,可考慮每季開課,讓有心求學者,可以完成學業,並達到多元職能再造。另可修改所得稅法規,讓納稅人本身也可以報抵大專以上院校教育費扣除額,落實終身學習的理想。

各大學與其搶舀日漸乾涸的高中職生員池塘,不如放眼百萬在職者這片大海,未來社會延後退休年齡,是不得不然的趨勢,試問一技之長,如何應付四十年職場的變化呢?

規畫具有彈性學制的回流教育,不但能解決學生來源問題,也可替產業升級奠定基礎。執政者應思考如何利用現有的高教資源,打造出另一無煙囪產業,而非倡揚退場機制,放任各校陷入惡性競爭。

吳昌崙(台南市/全訊科技副總經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