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香蕉每公斤破百元,應該是史上最高,導致蕉農為保護財產,必須做出各種的保護措施,不僅傷神,更是資源的浪費。而對於消費者而言,面對這麼高價格的香蕉,購買的欲望勢必受到影響,所以也可能有行無市。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後可能出現雙輸的結果。
面對創天價的香蕉價格,政府居然提出,在目前的情況下,到了四月分,可能會產生崩盤。
這樣的警告原本是好意,但是一個有責任感的政府,應該要有作為,而不是這種避險式的警告,否則,要如何贏得民眾的信任?
我們回頭看看現在的高麗菜,就一直陷在這種價格市場的震盪中,而在缺乏一個整體市場規畫的環節中,這些農民最後都成為無辜的受害者,在屢次的問題衝擊之後,政府似乎還是束手無策。
政府對於事前的警告,是應該要做的工作,但是還應該有積極的作為,即使無法完全解決問題,但至少應該讓傷害降到最低。
否則只是警告,卻要讓農民自行承擔後果,這樣的做法,恐怕無法獲得正面的評價吧!
李坤隆(高雄市/實踐大學博雅課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