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昭安
南宋理宗時的宰相史彌遠為保子孫後代永享富貴,四處尋找風水寶地,以做墳塋,結果相中了京郊的育王廟。育王廟面臨被拆毀的危機,眾和尚憂心忡忡,一籌莫展。
寺廟裡的一個小和尚見狀說:「大夥不要著急,小僧倒有一個計策可以阻止他。」眾僧人聞聽大喜,都催促小和尚快說,這個小和尚便講出了自己的主意。眾僧人都說可行,於是小和尚就寫了一首詩:「寺前一塊地,嘗有天子氣。丞相要作墳,不知主何意」。
隨後,小和尚讓大家四處教小孩學唱這首詩,一時街頭巷尾都在唱這首詩。很快這首詩就傳到了史彌遠的耳朵裡,他還以為是上天借童謠以示警,這事如果讓皇帝知道了,非得落個圖謀不軌的罪名不可,「那樣我非但保不了子孫後代,恐怕連我自己的小命都難保了。」他立即懸崖勒馬,打消了原來的念頭。
就這樣,由於小和尚的聰明機智,這座育王廟逃過了一劫,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