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不少民眾習慣吃檳榔、抽菸,均是口腔癌高危險群,甚至有些患者得知罹患口腔癌,卻不願意治療。醫師曾收治一名四十多歲男性,健檢發現口腔有一小於二公分的腫瘤,因害怕面對治療,沒想到半年後腫瘤至少大二倍,且表面皮膚潰爛。
玉里鎮里安診所院長韓建國表示,口腔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但很多人卻忽略篩檢,甚至篩檢出腫瘤後,開始擔心手術等治療會導致顏面缺失,因此,不敢接受治療。
韓建國說,臨床上也碰過,有口腔癌患者嘴巴必須放塊紗布,因手術後嘴巴閉不起來,需靠紗布接口水,韓建國提醒,早期治療可以減少對顏面的影響,且治療效果較好。
韓建國提醒患者,勇敢接受治療,早期接受治療、效果較好。
此外,他也提醒民眾遠離檳榔、菸品,尤其「戒了一定有用」,因口腔黏膜再生性很強,若看到口腔內紅斑、白斑,只要立即戒檳榔、菸,就能慢慢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