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海外佛學院-5 佛光山印度佛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光山印度佛學院 |2017.01.14 語音朗讀 33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樹下說故事。圖/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光山印度佛學院 叢林生活 印度佛學院師生合影。圖/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光山印度佛學院 課後輔導。圖/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光山印度佛學院 一九九二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前往印度拉達克弘法,有感於「教育是幫助人民不受貧窮和剝削之苦的途徑」、「佛教的復興在於佛教教育的普及」,遂提出每年提供佛教獎學金給十名拉達克學生,前往台灣或美國進修深造。 一九九四年起,於印度遴選學佛青年,在當地授予中文及基礎佛學課程,再前往佛光山進一步學習人間佛教。一九九九年正式興辦「佛光山印度佛學院」,在沒有固定居所、四處遷徙的艱困環境下,仍秉持「以教育培養人才」的理念堅持辦學,二○○六年成立「佛光伽耶育幼院」。二○○七年在菩提伽耶動土啟建印度佛學院,提供佛弟子學習,培養道心道行,以復興印度佛教為使命。 印度佛學院除了院內佛學院及育幼院的課程外,為提升村莊教育水平,二○一四年六月起推動「大樹下的課堂」專案計畫,印度佛學院及佛光伽耶育幼院全體學生不分年齡,在周日下午為鄰村的孩童教授印度共同語言「印地語(Hindi)」,推行「三好」,建立道德觀念,並於課程中注入佛法。「大樹下的課堂」由佛光山印度籍法師帶領全院印度籍學生,教授印度孩童語言及生活常識,真正落實本土化。 二十幾位佛學院與育幼院的孩子來自印度各省,他們在法師無微不至的教導下,個個謙恭有禮,透過灑掃作務、料理三餐,於日常生活和動靜之間、晨課與安睡之際,時時薰修、日日學習佛陀的慈悲教義。他們年紀雖小,但宗教情操與觀念以及所展現的行誼皆讓人感動。 在釋迦牟尼佛的故鄉——菩提迦耶,他們都是佛陀的孩子,「大樹下的課堂」,讓佛陀的孩子也能接受教育,能讓他們更愛自己的家鄉、更認同自己的文化;為了走出去,學生必須更努力,並在布施中為自己的人生賦予新價值。 印度佛學院兩年多前送了印有、印原、印欣同學回到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如今他們完成二年東方佛教學院中文課程的學習,升上專修部,以中文研讀佛學,接下來由他們分享在印度佛學院與叢林學院的學習心得。 印原 我在印度佛學院第一個認識的是「人間佛教」,明白佛陀是人不是神,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在這裡我學習到集體創作、發心、慈悲與包容。 到台灣就讀叢林學院,我要更深入學習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自度度人、自覺覺他,這裡有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同學,大家都相處融洽。原本以為佛法的修持僅停留在誦經、拜佛、打坐,在這裡我明白了從人我關係、活動中都是修行,以及在五欲六塵中克制自己、超越自己。 印有 十五歲開始到印度佛學院學習佛法,這四年中我明白人生不僅要展現自己的才能,更重要的是珍惜人才,給予愛護提拔,為社會大眾創造更多幸福的因緣。 我很想念菩提迦耶的同學。感謝大師如同父母般,給我們最好的生活品質,在這裡可以安心學習,而所有的老師都很照顧我們,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教導。大師常說,「一個人每天要有感動,對於別人所做要能歡喜,感動自己所做,也要能令人感動。」感動的世界很美麗,感動的人生最富有,現在的我在叢林學院學習佛法,將來的目標就是有一天學成,回到印度傳播佛法,把人間佛教帶回印度。 印欣 我們在印度學習中文,一開始覺得困難,但努力學習,慢慢學會聽說讀寫。在印度佛學院,老師會解釋佛教名相,這些都是生活的佛法。 來到叢林學院除了學習中文與佛法外,更多的是服務與結緣的機會,讓我體會到發心,因緣就會改變,我們發心學佛,所以現在能了解人間佛教理念。在叢林學院最受用的是生活的修行,在學院學習如何做一個好人,別人對我好或不好,不重要,自己對人好或不好,才重要,包容別人,就是擴大自己,尊重別人,就是提升自己。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有您真好 下一篇文章 招生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5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6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7【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08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2025.05.1609【時光重逢】 聽無,聽有,聽見花朵2025.05.1610佛館、南藝大簽署合作 館校合作續添新頁2025.05.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在全世界看見人間佛教【叢林風光】五日精進禪修 體證人間生活禪【叢林風光】叢林運動會 集體創作 實踐六度波羅蜜【叢林風光】 現代維摩 佛光青年歡喜修持【叢林風光】傳承師命 弘揚人間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