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瑋翔將客家酸柑茶融入創意。圖/陳麗婷
種茶第四代、三十一歲彭瑋翔,七年前返鄉時仍對未來感到茫然,對於種茶也興趣缺缺,直到體會到種茶、製茶的深奧學問,才開始深入研究,將客家酸柑茶結合瑞穗蜜香紅茶,並以當地有機文旦、無毒檸檬製作,融入新創意,並以體驗課程方式,希望讓酸柑茶風味流傳。
圖/陳麗婷
【本報花蓮訊】種茶第四代、三十一歲彭瑋翔,七年前返鄉時仍對未來感到茫然,對於種茶也興趣缺缺,直到體會到種茶、製茶的深奧學問,才開始深入研究,將客家酸柑茶結合瑞穗蜜香紅茶,並以當地有機文旦、無毒檸檬製作,融入新創意,並以體驗課程方式,希望讓酸柑茶風味流傳。
小時候覺得種茶、製作酸柑茶只是「工作」的彭瑋翔,沒想過繼承家業,不過,當他跟著茶園工作人員、爸爸、叔叔等忙進忙出,慢慢了解到不同的烘焙方式、氣候等條件,都可能影響茶葉的風味,才體悟到茶葉學問深奧,漸漸產生興趣,自己才有「醒來」的感覺。
父親為客家人的彭瑋翔,有次無意間看到叔叔製作客家酸柑茶,讓他對酸柑茶有了重新的認識。因製作過程繁瑣、花時間,家中已十五年沒有製作、販售,他笑說,先前不懂什麼是酸柑茶,曾與弟弟整理家裡時,還差點把一整袋酸柑茶丟掉。
他認為傳統手法不能失傳,因此,創新結合瑞穗的蜜香紅茶,且古早酸柑茶常用虎頭柑,他則改以瑞穗當地有機文旦、無毒檸檬取代,彭瑋翔說,以當地原料來製作,主要目的也是讓更多民眾了解瑞穗蜜香紅茶的風味。
彭瑋翔對酸柑茶的外型也有不同想法,為讓每顆酸柑茶看起來圓圓的,他以棉線綁緊,製成一顆顆外型討喜的酸柑茶。不論是檸檬或文旦,包裹著蜜香紅茶,經過烘焙、乾燥,至少二到三個月後味道最好,甚至能放一到二年時間,茶帶有紅茶香及柑橘香氣。
因酸柑茶製作費時費工、不易量產,彭瑋翔推廣體驗課程,除接受民眾預約,也與花蓮或台北等地民宿合作舉辦體驗活動,他笑說,有民眾拿到DIY酸柑茶後,捨不得敲碎,寧可拿來擺飾、留存。
不僅如此,去年才開張的咖啡店,帥哥老闆彭瑋翔更推出以手沖咖啡的方式沖泡蜜香紅茶,提供客人不一樣的感受,還有加入蜜鄉紅茶熬煮的茶葉蛋也是一絕,新創意融入老行業,讓傳統味道愈陳愈香。
教你怎麼喝
酸柑茶與一般茶葉不同,因外表以檸檬等包住茶葉,且必須完全乾燥、拉長存放時間,因此,表面較硬。
飲用酸柑茶時,如果家中有小鋸子,可以先將其切成小塊,再用桿麵棍等器具將其敲碎,沖泡時乾燥果皮及茶葉都要取用,以滾水沖泡後,靜置約1分鐘就可以飲用。
原則上1公克酸柑茶以50cc開水沖泡,如果覺得太濃或太淡,可增加或減少用量,或是調整沖泡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