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 普陀山寺 實踐人間佛教

杜憲昌 |2017.01.13
1904觀看次
字級
孩子獲贈球鞋,個個笑得開心。 圖/普陀山寺提供
馬德望省省長親自出席柬埔寨普陀山寺啟用大典,並頒發表揚勳章與感謝狀給聖化法師。 圖/普陀山寺提供
舉辦夏令營,讓當地弱勢家庭孩子也一起參與學習。 圖/普陀山寺提供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去年十二月十九日,不是星期例假,也不是國定節日,但在柬埔寨馬德望省蒙勒塞縣,距離市中心大約三十公里遠的小林村,這一天卻宛如慶典一樣的熱鬧,國中小學停課一天,村民們齊聚一堂,就連素來無緣謀面的省長也特地駕臨,都是要來參加柬埔寨普陀山寺的啟用典禮。

柬埔寨是個佛教國家,一直以來,也有不少台灣的宗教團體前往當地弘法服務,但受限於嚴格法令,都只是設立據點,唯有普陀山寺能夠建寺落腳深耕,這要歸因於普陀山寺以「弘揚觀音法門、落實人間佛教」的信念,六年來在當地的慈善與教育弘法工作,深獲政府與民間的肯定。

濟貧扶弱 翻轉人生

開山住持聖化法師表示,普陀山寺能夠將大乘佛法帶往柬埔寨,其實都是菩薩因緣。七年前,護法功德主因感聖化法師在弘法工作的不眠不休,特地安排他到柬埔寨旅遊散心。但聖化法師在行程中看見許多孩子因為家庭經濟的關係,沒有能夠就學,讓他想起幼年也是因為家貧失學,希望可以幫助這些孩子。之後又多次前往當地了解實際狀況,再與其他法師、信徒討論後,決定在柬埔寨建寺,以能提供更長期協助。

柬埔寨普陀山明化關懷中心目前收容十多位失親孤兒,另外也提供單親、隔代教養孩子以及弱勢家庭教育經費和生活物資等補助。聖化法師說,教育是轉化人生、協助他們能夠脫貧的最重要方法,除了接受學校教育,關懷中心也安排許多學習教育課程,包括中英文和才藝等,而這些貧苦孩子學習態度也很正向積極,現在都已能用中文與法師對話,在台灣信徒、青年參訪活動也可以擔任翻譯工作,他們都是普陀山未來在地弘法種子。

「我們並不強求這些孩子未來都要走上修行弘法道路,但如果有這樣的因緣,也可以安排他們到台灣就讀佛學院。」普陀山寺踏足柬埔寨才僅六年多時間,但對於在地弘法工作卻已有長足規畫,普陀山國際總會理事長聖平法師表示,初期會將關懷中心才藝課程開放讓其他弱勢、單親等家庭孩子也能夠參與,並且在寒暑假期間舉辦營隊,邀請台灣青年到當地進行短期輔導與活動。未來計畫開辦技能學校和語言學校,希望透過教育與技能學習,能夠帶給孩子更多翻轉機會。

三好精神 弘法圭臬

聖化、聖平法師也特別提到星雲大師對於他們的影響。聖化法師說,大師的人間佛教,以及「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的宗旨理念,也是他們在弘法工作上奉行圭臬。

柬埔寨普陀山寺不僅是一座弘法道場,同時也是學院,要以大師所提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來落實。就如同到柬埔寨弘法初期,當地民眾對普陀山寺並不了解,對於寺方關懷善意總是存有戒心,甚至還有不好的傳言,但聖化法師總提醒大家,「慈悲是平等的關懷,任何對象,不論親疏遠近,只要有需要的,都應該要適時適地、恰如其分地給予協助。」

而事實也證明,無我菩提善心,如此不僅能夠感動需要被幫助的人,且可以讓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願意一起奉獻心力;更因為有信徒、關懷中心院長以及義工、老師們共同護持,才得以成就普陀山寺在柬埔寨慈善弘法事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