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的閩南語】 龜茲音沽傢今庫車

文/陳俊明 |2017.01.11
1499觀看次
字級

文/陳俊明

提到「龜茲」一詞的譯音,比「身毒」還要複雜得多,因為古龜茲原使用乙種吐火羅語,書寫則用婆羅米文,但於第七世紀被回鶻維吾爾族所滅,改用維吾爾語之後,乙種吐火羅語終在西元八四○年前後消失;加以十四世紀末期,由於帖木兒的入侵以武力推動伊斯蘭教,即大肆迫害佛教徒並破壞佛寺、佛教文物,有關婆羅米文獻就此消失。

位於新疆天山南麓的「龜茲國」是漢之西域,依據最早出現「龜茲」的《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傅介子,北地人也,以從軍為官。先是龜茲、樓蘭皆嘗殺漢使者,語在西域傳。至元鳳中,介子以駿馬監求使大宛,因詔令責樓蘭、龜茲國。」這段歷史發生於西元前七十八年,而有關「身毒」的記載卻於西元前一二二年。

漢朝時,龜茲國終於臣服,《前漢紀.孝宣皇帝紀二》:「元康元年春正月,龜茲王及其夫人來朝。龜茲夫人即烏孫公主女也。」此事發生於西元前六十五年。然而龜茲國在地理上處於列強環伺之間,北有匈奴、西有大月支、西北為突厥,只能那方強就依附那一方。

歷史上經營龜茲國最為直接的莫過於唐朝,杜祐撰《通典.州郡四.安西府》:「安西都護府,本龜茲國也。大唐明慶中置。」記載著太宗貞觀二十二年(西元六四八年)設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

就佛教裡最出名的龜茲人莫過於位列四大譯經師之鳩摩羅什了,但直接記載「龜茲」並論及其發音的,則有唐玄奘著《大唐西域記》:「從此西南行二百餘里,踰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餘里,至屈(居勿反)支國(舊曰龜茲)。」玄奘對「龜茲國」之發音為「屈支國」。其實閩南語「龜」音gu,「屈」音ku;母音相同,子音於g與k之不同,在語音的記錄連專書也經常發生錯誤。

唐禮言集《梵語雜名》:「龜茲,俱支曩。」將龜茲翻譯作「俱支曩」語音倒還相當真確;因為閩南語發音「俱」為gu與「龜」相同;只不過「支曩」之發音標示雖為gi-na,但依近似波斯語發音方式的乙種土火羅語必須省略子音(n)連成一氣合音讀作gia,約略為中文的「傢」字讀音。

在「古龜茲國」的新疆庫車遺址,至西元一九六一年已在沙漠中挖掘出六處古窟,內藏相當可觀的乙種土火羅語之《佛經》殘片,可證明是西元初年由古安息國、大月支國將佛教東傳至「古龜茲國」,且譯經為婆羅米文之乙種吐火羅語。

因此,東漢的譯經者大多來自月支國有支婁迦讖、支曜、支謙,安息國有安世高、安玄(優婆塞),天竺來的竺摩騰、竺佛朔,而自西元三世紀起,龜茲的譯經高僧除了著名的鳩摩羅什之外,尚有龜茲王世子帛延、帛屍梨蜜、帛法炬、佛圖澄、蓮花精進等高僧。

龜茲,當今「龜」字之閩南語發音猶為沽,國際音標為gu,「茲」之發音為「傢」,國際音標為gia;「龜茲」合起來可發音作「沽傢」(gu-gia)。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