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 寶貴的一課

 |2017.01.10
153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捲入浩鼎案,不僅牽連出隱匿女兒持有浩鼎股票,還在抗乳癌新藥解盲失敗時替浩鼎「說好話」,檢方破天荒搜索中研院院長辦公室,翁因此丟官。有檢察官認為,此案凸顯中研院科技移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規定有疏漏,即使是中研院院長,也應接受司法檢驗。

檢察官搜索中央研究院不是第一次,二○一○年六月,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垣崇,被控將生醫所研發的醫學專利授權給自己投資的生醫公司生產檢測試劑,生醫所再購回試劑做研究,同樣遭士林地檢署依貪汙罪偵辦;最後陳等五名中研院研究人員都獲不起訴。

檢方認為,生技製藥產業須投入成本和風險龐大,像是知名的輝瑞、羅氏、禮來等大藥廠都曾投入大筆資金研發膽固醇、糖尿病和老人痴呆症新藥,卻也嘗到研發失敗的賠本後果,許多生技公司擔心高風險,不敢貿然投入資金,這條道路還被稱為「死亡之谷」;要說服金主投資生技產業的難度不少,最初投資人還被稱為「天使投資人」。

「只有發明人的『3F』才願意扮演天使投資人!」有檢察官指出這「3F」就是家人(family)、朋友(friends)和傻瓜(fool)才肯承擔風險。我國二○○六年制訂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中研院也明定生技新藥產業不適用政府採購法、公務員服務法規定。

翁建議生技商業化

身陷官司格外諷刺

陳垣崇當年在偵查時辯駁,業界要創立生技公司,慣例上都由發明人的親友投資入股,大眾才會對公司前景有信心。

二○○七年翁啟惠以中研院院長身分到總統府做月會專題報告,還建議政府若要鼓勵高階學術人才運用研發成果,應授權國內生技公司商業化,「對有意自行創設新公司的研究人員,應協助企業化經營、財務管理等商業技巧訓練,增進產業價值」。對比九年後翁身陷官司,格外諷刺。

浩鼎案國內看法分歧,有人挺翁,如兩百多位中研院研究人員發出連署「沉痛呼籲」;也有人認為翁的女兒翁郁琇名列浩鼎第十大股東,竟說「個人沒有持股」,未交代女兒有股份,甚至未說明是否有其他借名持股。

浩鼎抗乳癌新藥解盲失敗,不止掀起內線交易風波,還讓即將卸任的總統馬英九批准了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一個多月前的「辭呈」,重創中研院威望,但士檢從去年二月二十六日接獲檢舉開始,鴨子滑水辦了十個月才偵結,辛勞外人難體會。士檢指出,最艱難的部分在於翁啟惠、張念慈都具美國籍,端賴台美司法互助才突破斷點。

士檢這次由主任檢察官吳廣莉領軍,和檢察官黃德松、周芝君和檢察事務官、調查局共同偵辦,光是就貪汙罪部分,就訊問了九十人次的相關人,但辦案人員透露,許多金流資料都在美國,光靠台灣方面調查有一定侷限。

浩鼎案事件簿

★1998 美商Optimer(OPTR)公司成立,翁啟惠、張念慈為原始股東

★2002.05 台灣浩鼎成立,Optimer為百分之百投資的子公司

★2007 美國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正中心技轉乳癌疫苗OBI-822給台灣浩鼎

★2010 中央研究院與浩鼎簽署技轉合約

★2012.12.04 Optimer經營不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買下浩鼎股票,並由集團旗下長春、原弘公司轉讓3000張浩鼎股票給翁啟惠女兒翁郁秀

★2014.11.17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通過浩鼎上櫃申請,翁郁秀持股張數剩1933張

★2015.03.23 台灣浩鼎上櫃,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共20,000,000股,每股新台幣310元

★2015.12.18 決定解盲時程提前至2016年2月,股價漲至755元

★2016.02.19 解盲數據出爐,浩鼎召開高層會議

★2016.02.21 召開OBI-822解盲結果記者會,外界解讀解盲失敗,之後數天浩鼎股價下挫

★2016.02.26 士林地檢署接獲檢舉信,指重大訊息公布前,有人預知解盲失敗,提早賣出浩鼎股票涉內線交易,檢方偵辦

★2016.04.16 浩鼎董事長張念慈、總經理黃秀美、研發長游丞德、總管理處協理廖宗志和財務處經理張穗芬等5高層轉列內線交易被告

★2016.04.20 士檢搜索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辦公室,傳尹衍樑、翁妻子劉映理等人作證

★2016.04.21 翁啟惠、張念慈、張穗芬列貪汙治罪條例案被告,翁遭限制出境

★2016.05.09 即將卸任的總統馬英九批准翁3月29日提的辭呈

★2016.05.11 檢察官前往民進黨中央黨部就訊準副總統陳建仁,二度約談翁啟惠

★2017.01.10 浩鼎案偵結。翁啟惠和張念慈涉貪汙治罪條例受賄、行賄罪遭起訴。張念慈等5人另被依內線交易罪起訴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