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學習語言的重要功能

執筆人:莊淇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2017.01.09
1869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莊淇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執筆人:莊淇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我可以講十二種語言,今年開始學第十三種語言——越南話。有朋友問我:「為什麼要學那麼多語言?現在的語言翻譯機功能愈來愈強,以後,用語言翻譯機就好了。」回朋友:「依賴手機記東西,造成你的記憶力衰退;依賴計算機算東西,讓你的計算能力衰退;依賴語言翻譯機,你的語言能力必然衰退。」

在第五波中,多語言也成為創新社會的新職場競爭力,我持續學習語言就是觀察出這個趨勢。多語言能力愈來愈重要,乃是因為在國際化浪潮之下,一個國家國民的語言能力將影響國家的競爭力。在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課程時,問同學們學語言的功能。有的回答:增加國際化能力,有的回答:多一種溝通工具。當同學知道我會講多種語言時,當時也好奇的問:老師為什麼要學那麼多語言?跟同學說:愈了解學習語言的功能,就會愈想學多種語言。

學習語言有下述功能:一、促進腦部多元開發。二、增強文化認知能力。三、強化聽覺識別能力。四、增強多種發音能力。五、激發創意能力開發。六、增加一種溝通工具。七、強化個人競爭優勢。八、維持青春減緩老化。

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比如,日本人過「米壽」就是過八十八歲生日,其原由就是漢字草書的「米」很像八十八。又比如,西班牙語中物品分陰性及陽性,這在中文就沒有此類的區分。美國做過實驗,會在聽覺辨識及反應方面,會講兩種語言的比只會講一種語言的,表現均好很多。由於會講多種語言,只要聽到不同省的人的講話,幾乎可以辨識其母語的省分。

此外,由於不同語言開發腦部不同區塊,以及學習不同文化、增加多元溝通機會,這都會有助於創意之開發。學習語言與運用語言都會活化頭腦,經常使用頭腦,有助於維持青春,延緩老化。鳥蟲體書法家趙慕鶴,就讀於高雄空大時是我的學生。那時候,他已經八十多歲,從不缺課,走路健步如飛。而後修得碩士學位,現在已過百歲正在修博士學位,依然精神奕奕,這就是經由學習,活化頭腦的功能。

世界上第一個將地區貿易轉為全球貿易的國家是荷蘭,而大批國際企業爭相赴荷蘭投資,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語言。荷蘭人幾乎都至少會講英、德、法三種語言,亦即,到荷蘭投資或設廠,員工的語言不是問題。同樣的,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文也成為世界語言。也因此,許多國家在他們的高中開設「華語課程」。南韓許多企業都將華語能力列為升遷主管的考量因素。

美國開始擔心美國人的多語言能力,因為,當英語成為世界語言後,美國人已習慣別國的人學習英語。然而,其他國家的人學習英語,自然會至少兩種語言。美國拜英語為世界語言的優勢,讓美國人不需要學其他國家語言。然而,這是雙面刃。因為,當其他國家的語言愈來愈重要時,相對的,對美國人就不利了。

曾經有美國教授John問我,「雙語言」英語怎麼說?我說:「Bilingual。」John再問「多語言」的英語?回John:「Multilingual。」John再問,只會一種語言呢?我在思考的時候,John說:「American。」然後,我們都笑了!

朋友跟我說:「我了解語言的重要功能了,我也要多學幾種語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