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日前,中國大陸河南濮陽市台前縣對農村紅白事標準給出「指導意見」,要求彩禮(聘金)總數控制在人民幣六萬元(約台幣二十七萬元)以內,引發輿論關注。
《河南商報》特意訪問台前縣文明辦副主任李宏偉,查詢相關規定。李宏偉解釋,現在的農村婚嫁,農民彩禮等負擔很重:「在台前縣,有的婚禮花得多的有三、四十萬元(人民幣,以下同),有的家庭條件不怎麼好的,孩子結一次婚,傾家蕩產,還需要借貸。」
《河南商報》記者亦親訪濮陽居民,印證婚事糜費甚鉅。當地女方講求聘禮金額高低,動輒要耗費男方雙親一世積蓄,甚至要借錢買樓買車,有受訪者坦言:「花了父母一輩子的辛苦錢,最後還借了不少。」男方則互相比較婚禮排場,有受訪男生便表示:「為了面子,今年叔父兒子結婚時花了四十多萬。可其實他沒有那麼多錢,現在正還債。」
男女比例失調才是關鍵
中國大陸因為男女比例不均衡,女多於男的情況下,男方要付的聘金因此逐漸升高,十五萬元(約台幣七十一萬元)是「起步價」,這種情形以農村為甚。
中新網報導,彩禮少則幾萬元,多則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在農村,受到攀比現象等因素影響,「天價彩禮」問題困擾許多家庭,有些人甚至因彩禮過少險些被退婚。
在農村,彩禮有很多講究。大陸媒體報導,在一些地區,出現用秤稱量百元大鈔作彩禮的現象;還有的講究「萬紫千紅一片綠」,即一萬張人民幣五元鈔票,共五萬元,一千張百元大鈔,共十萬元,五十元鈔票看著給,彩禮共計十五萬元起跳。
還有地區按女子學歷標價
更有的地區按女子學歷標價,大學十五萬,大專十二萬,高職十萬等。許多人直呼「都不敢結婚了」,也有人質疑「這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因此,中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二○一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下發「關於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工作意見」,此後,一些地方政府開始推出遏制天價聘金的措施,除了台前縣,四川金陽、山東巨野、河南清豐等地也都先後畫定「指導標準」。
河南省濮陽市台前縣文明辦規定,彩禮總數控制在六萬元以內,不執行要被懲戒。此外還規定,喜宴酒席控制在十桌以內,每桌不超過十二個菜,菸每盒不超十元,酒不超三十元;迎親車輛總數不超六輛。
不遵守的,將採取負面曝光和集體不參與其紅白事等方式懲戒,引發了網友熱議。當地村民:有規定後可省二到三萬。但有網友:實施難,如今年輕人談婚論嫁的天南地北都有,控制不住。
另外,部分人認為這是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但也有人認為政府管得有點寬,且政府沒有權力約束彩禮的數量。
面對爭議,多個地方政府表示,彩禮指導標準只是引導,並非強制措施。新華網的評論文章表示,給彩禮限價,最終容易淪為「民不舉,官不究」,關鍵在扭轉男女比例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