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鳥瞰圖,大環為台灣光子源,小環為台灣光源。圖國家同步輻射中心提供
【本報台北訊】被譽為德國科學搖籃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昨宣布,在新竹設立「前瞻材料研究中心」,這是台灣科學界在國際合作上重大突破,將加深與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清華及交通大學研究合作及人才交流,預計每年挹注四十萬歐元(約一千四百萬台幣),補助雙邊年輕科學家、博士生與博士後研究人員,進行超導、奈米與磁性材料等前瞻材料的研究,培植科研新秀。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主任莊鎏豪早在二十年前,其研究團隊就持續到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使用同步加速器光源進行實驗,雙方共同發表國際頂尖期刊論文達九十篇以上。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去年九月正式啟用的台灣光子源,為目前全球最頂尖的加速器光源設施,領先各國至少兩年。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已投資一百五十萬歐元(約五千兩百萬台幣)在去年剛啟用「台灣光子源」(Taiwan Photon Source)共同興建一座光束線實驗站。
科技部長楊弘敦指出,台灣與國際共同發表論文占台灣總發表論文不到三成,「台灣研究水準要提高,國際合作是未來要走的路。」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是全球馳名的頂尖研究機構,自一九四八年起已誕生十八名物理、化學、醫學等領域諾貝爾獎得主,研究成果卓越,「希望透過這次合作,對台灣爭取其他國家到台灣設立研究中心有啟發作用。」
清大校長賀陳弘表示,這次的合作,證明台灣的科學研究是有打「世界盃」的實力。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的學術成果與哈佛大學並駕齊驅,若以奧運為例,任何比賽若要挑雙打選手,絕不會挑與自己實力相差太遠的選手,這是一個「奧運等級」的研究團隊,希望在不久將來,可以誕生「新竹的馬克斯普朗克」。
交大校長張懋中表示,德國民族性的長處是周密深遠,跟台灣講求速成的文化,完全相反,互補性高,一定可以迸出不一樣的研究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