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嘉雯
這嗜吃女孩唇上花蜜的獨特現象,可說是歷朝歷代「文人花食」的外一章。自戰國時代屈原作《離騷》起,即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食花飲露紀事;而唐代劉餗在《隋唐嘉話》中也曾提及武則天於花朝日遊園,輒令御廚製「百花糕」賜予群臣。
再至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更是收錄了十五種花饌;還有元代倪瓚在《雲林堂飲食制度集》中載明蓮花茶與茉莉茶的製法,這是鮮花入茶飲的風雅之情。至於清乾隆皇帝則喜愛吃玫瑰花餅,而西太后慈禧更嗜花成癖,御膳中經常採花入饌。於是那一道道鮮花美食、輕飲甘露,從遠古流傳下來,已是蔚為簇錦輝煌的花海!
在這段「花食」源遠的歷史脈絡中,《紅樓夢》第四十四回著重描寫的「平兒理妝」,則是異軍突出了在賈寶玉眼中,女性、花朵與食欲之間糾結的聯繫,以及從而表露出他原始的純情和欲望。
先是寶玉走至妝台前,將一個宣窯瓷盒揭開,裡面盛著一排十根玉簪花棒,他拈了一根遞與平兒。又笑著向她解釋道:「這不是鉛粉,這是紫茉莉花種,研碎了兌上香料製的。」平兒將茉莉花粉倒在掌上看時,果見輕、白、紅、香,四樣俱美,撲在臉上,也容易勻淨,且能潤澤肌膚,不似別的粉青重澀滯。
接著她看見寶玉這裡的胭脂也不是成張的,卻是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裡面盛著如玫瑰膏子的胭脂。寶玉笑道:「那市賣的胭脂都不乾淨,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淨了渣滓,配了花露蒸疊成的。只用細簪子挑一點兒,抹在手心裡,用一點水化開,抹在唇上;手心裡就夠打頰腮了。」平兒依言妝飾,果見鮮豔異常,且又甜香滿頰。
平兒的美貌在花香的襯托下,更為豔溢香融!女性與花朵成為賈寶玉注目的焦點。
而除了茉莉和玫瑰之外,古人也曾以杜鵑花和石榴花製做胭脂。唐代王建在《宮詞》中云:「收得山丹紅蕊粉,鏡前洗卻麝香黃」,山丹就是杜鵑。至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曾提及:「胭脂,古造法以紫茆染棉者為上,紅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
想像這些天然芳香嬌潤的蜜香花汁調和成唇膏,在女孩兒的唇上必定顯得鮮豔欲滴、晶瑩可人,應許還透著甜美沁芳的口感,逗引得逐漸進入青春期的賈寶玉對於異性心生欣賞。而這位著名的中國古代美少年,對於脂粉香娃的痴迷,又始終不脫幼年口欲期的依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