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屏東縣政府與社福團體自今年七月起推出「福利農田」,以一畝田輔導街友或弱勢民眾加入種田行列,昨天歡喜慶豐收。今年六十七歲的潘新發,身染重病又沒親人,從台東流浪到屏東,這是第一次靠自己的汗水種出綠油油的蔬菜,他開心說:「真的很有成就感,自己種的菜,吃起來就不一樣」。
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表示,「福利農田」是結合屏東縣慈善團體聯合協會、屏東縣慧光圓通普賢文教基金會共同推動,希望透過彈性的勞動,讓參與的街友、弱勢民眾、輕度身心障礙者增加收入、恢復人生的信心,尤其農村缺工嚴重,未來也許可以擴大推動,用於協助農村人力,同時提供弱勢民眾工作機會。
這塊福利農田位於鹽埔鄉,約一分地,剛開始遇到颱風摧殘,「種什麼死什麼」,在工頭黃三和指導下,逐漸看見果實。他說,剛開始參與勞動的幾位學員,看起來比較無精打采,但是經過這幾個月曬曬太陽、流流汗,最近的笑容比以前多了,尤其是看到蔬果收成,每個人都變得開心、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