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政府公布數據,推估今年南韓人均GDP約新台幣114萬元,落後台灣的116萬元。圖/林俊良
【本報綜合報導】《韓國時報》等韓媒14日報導,根據南韓和台灣政府的最新統計推估,南韓今年人均GDP估計約37430美元(約新台幣114萬元),落後台灣的38066美元(約新台幣116萬元),這將是台韓人均GDP時隔22年再度逆轉。
前述數字分別根據南韓財政部、台灣主計總處統計。原本市場預期台灣最快要到明年才會反超南韓,但由於南韓經濟表現不振,台灣追趕腳步加速,使逆轉提前1年發生。
南韓人均GDP先是在2003年超越台灣,當時達到1萬5211美元,台灣為1萬4041美元,此後差距一度拉大,2018年南韓高出台灣近1萬美元。但近年台灣憑藉晶片與科技產業出口崛起,快速縮小與南韓的差距。去年,南韓人均GDP為3萬5129美元,台灣則是3萬3437美元,差距明顯收斂。
專家分析,台灣受惠於半導體出口帶動經濟快速增長,南韓則受制於經濟停滯與韓元疲弱,差距因而提前拉近。台灣人均GDP有望在明年率先突破4萬美元,來到4萬1019美元,南韓財政部8月提交該國國會的估計則預計2027年達到,前提是韓元不會進一步疲弱,否則可能要2028年或更久。
台韓差距 第2季愈加明顯
分析指出,台灣今年強勁的追趕動能,主要來自出口與科技產業表現亮眼。第2季實質GDP年增率達8.01%,創2021年以來新高,使主計總處將全年成長率預測,自3.10%上調至4.45%;即便明年成長率回落至2.81%,仍顯示出經濟韌性。至於南韓,第2季僅季增0.7%、年增率僅0.6%,台韓差距愈加明顯。
《朝鮮日報》報導,野村證券經濟學家朴正宇(譯音)分析,台灣科技企業在全球人工智慧(AI)浪潮居於關鍵位置,並同步加碼國內投資,使潛在經濟成長率有望長期維持在3%以上。
相較之下,南韓潛在成長率已降至2%以下,雙方差距恐將進一步擴大。
《韓國時報》則指,南韓受制於人口超高齡化、極低生育率和製造部門整體生產力衰退。驅動南韓經濟成長的汽車、船隻和記憶晶片等商品出口,正在全球貿易震盪中舉步維艱。
學者提醒 台灣傳產壓力大
台灣學者提醒,這項數字雖然象徵台灣經濟某些面向的躍進,但「執政者沒必要太重視,而該去思考如何協助分配」,解決產業間與階層間的不均,才是台灣未來必須面對的真正挑戰。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指出,人均GDP畢竟只是平均數,「意義其實不大」。他強調,台灣近年因AI產業崛起,確實帶動部分數字亮眼,但產業有好有壞,像傳產在關稅與匯率的壓力下經營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