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海底地震儀製作技術困難,但台灣自製研究近十年有成,且於二○一一和二○一六年和南韓團隊合作頗受好評,向來愛用國貨的南韓也有意購買兩台,提升外海地震震源定位的準確度,國家實驗研究院未來擬與美合作。
國研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結合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自二○○八年起合作研發海底地震儀(OBS),隔年在台灣外海成功布放,順利取得海床震動資料。由於OBS在設計上有許多考量及難度,目前全球不到十個國家有能力製造。
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張家溥說明,台製OBS重量僅二百公斤,是美、德商用重量的一半,成本也只有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尤其是積木型堆疊方式設計,擴充性優於國外。科技部計畫未來要監測中南部土石流,並在核電廠及大屯火山周遭布放OBS,但因需大規模監測,大量生產才正要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