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交通部日前同意桃園市政府提出的「桃園鐵路地下化」可行性研究報告,從新北市鳳鳴車站、經桃園站直到平鎮站等八站全進行地下化,全案總經費為九百六十四點零九億元,中央負擔百分之五十六、地方分攤百分之四十四,交通部已送行政院核定,最快二○二五年可通車營運。
桃園鐵路原訂進行高架化工程,桃園市長鄭文燦上任後則力推鐵路地下化。交通部於今年五月、十一月舉辦審查會議,桃園市府本月再補送件,交通部長賀陳旦日前在立法院備詢表示,全案已於上周六核准,周一送至行政院國發會審查。
根據桃園市政府規畫,除了現有桃園、內壢、中壢三個既有車站,也將增設新北市鳳鳴、中路、永豐、中原、平鎮等五個通勤車站,全長為十七點九四五公里,沿線將消除二十處平交道、八座陸橋及八處地下道。
鐵路地下化方案獲行政院同意後,交通部立即展開綜合規畫及環評,建設計畫約為十年,預計最快二○二五年地下化路段通車,隔年完成地面上的綠色路廊美化工程。
交通部表示,桃園鐵路地下化經費為九百六十四億元,中央負擔約五百三十九億元,桃園市府須分攤四百一十一億元,自償率為百分之二十點二一。另外,因鳳鳴車站位於新北市鶯歌,新北市政府也須分攤約十四億元。
立委鄭寶清透露,交通部送至行政院國發會做財務審核後,應該三周內就可完成所有程序。未來桃園鐵路地下化後,不僅可以消除原本高架化可能帶來的噪音疑慮,更可因地面開發為政府帶來大量財源收入,周遭房價也會大漲,「看似多花六百多億,實則卻可賺三千多億。」
有民眾聽聞鐵路地下化消息後擔心,市府需要這麼龐大的經費,是否會排擠其他交通建設進度?也有的人則是擔心,蔡政府民調持續探底,鄭文燦的市長任期頂多也僅六年,若日後中央或地方的執政權易手,計畫會不會再生變化?
路廊不擠 專家質疑炒地皮
桃園鐵路地下化勢在必行,但因台鐵已先執行高架化先期工程和準備工作,現在一切得「砍掉重練」,通車時程也從明年延後至二○二五年。有專家質疑,桃園市的都市發展強度並不大,路廊擁擠的程度,不到要選擇比高架貴上三倍的地下化,懷疑是有心人士想要炒地皮。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祕書長陳彥良指出,台鐵桃園至中壢路段,鐵道旁幾乎都是農田,不如桃園市府宣稱的快速發展,再加上現在建設的工法進步,部分路段只要做隔音牆就可以降低車輛噪音。
「交通部已先做臨時軌、環評、設計等先期工程,如今為了政策改變又要重來,花費近一千多億的金額,根本可以再蓋兩條捷運。」陳彥良建議交通部應與桃園市政府再商談,並提出多元方案,依照桃園地勢條件進行鐵路部分地下化、部分高架化,以找到折衷點,否則對人民來說恐怕不是好事。
進行中的高架
及地下化鐵路工程比較表
計畫名稱 總長度 經費 通車時程
台中高架化 27.1公里 372.41
億元 第一階段今年10月通車,第二階段108年1月完工
台南地下化 8.23公里 293.6
億元 原訂106年,市府鐵路東移,地方抗議延宕
高雄地下化 18.16公里 998.69
億元 原訂106年,延至108年
資料來源/鐵工局 整理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