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天下掉下來的餡餅,要還是不要?芬蘭自明年一月一日起將實施「全民發錢」實驗,隨機挑選兩千名失業者進行試點實驗,每月給他們發放五百六十歐元(約台幣兩萬元)的基本收入,取代之前的社會福利,觀察他們是否還願意找工作或創業。有媒體形容,這不但是經濟政策的實驗,也是人性的實驗:當基本生活無虞,有多少人會乾脆放棄工作、喝酒度日?
六成九芬蘭人支持
據芬蘭社會保險機構調查,約百分之六十九芬蘭人支持這項措施。如今「全民基本收入」(UBI)方案試行破冰,成為歐洲國家社會福利改革的先鋒。
芬蘭社會事務和衛生部官員稱,這是為了評估是否可用全民基本收入方案進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促進就業。
目前芬蘭的失業率高達近百分之十,人口老化和經濟停滯的問題導致該國的經濟處境「十分困難」。手機大廠諾基亞倒閉後,許多被資遣的工程師難以另覓高職;對這些學有專精的工程師來說,與其冒險丟掉失業補助,還不如賦閒在家。
從另一角度而言,落實全民基本收入亦可幫助政府節省開支。二○一四年,芬蘭社會福利支出高達六百六十億歐元(約台幣二點二兆元),但如果實行全民基本收入方案,該項支出將降低至約三百零二億歐元(約台幣一點零二兆元)。
近兩年來,取代失業救濟金的「全民基本收入」方案引發各國濃厚興趣。在美國,矽谷創投機構YCombinator正準備在加州奧克蘭市推出試點計畫,將選定一百個家庭,每月發給現金一千至兩千美元(約台幣三萬兩千元至六萬四千元)。法國、加拿大、荷蘭都準備進行實驗;印度政府也正在研究這是能否緩解貧窮。
然而,有關全民基本收入的利弊至今仍是爭論不休。有觀點認為,全民基本收入可以在提供收入保障的同時鼓勵就業——有了溫飽,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去工作賺錢。但也有專家表示,這項政策無法解決貧困率上升的根本問題,可能最後還會讓所有人都變得更窮。
無條件派錢 瑞士公投否決
無論以哪種方式來實行,基本收入所帶來的變革都是不容小覷。由於政府每年花費或達千億,加稅無可避免。有民眾認為,全民基本收入的概念不過是「全民養懶漢」,完全不值得採納。天上不會自動掉錢,如果要執行這一政策,自然需要「劫富濟貧」,中高收入者必然要增加負擔。
今年六月,瑞士就全民基本收入方案進行全民公投,根據該方案,政府每月將無條件向成年人支付兩千五百瑞郎(約台幣七萬八千元),兒童則可領取六百二十五瑞郎(約台幣一萬九千元)。但很多瑞士人認為,這是坐吃山空的做法,會讓人民變懶,國家變窮,方案最終被否決。據報導,當時有大約百分之七十八的選民投了反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