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天氣冷颼颼,泡湯好享受,寶寶到底能不能泡湯?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潘俊伸建議,至少滿三歲再泡,並提出四點泡湯小叮嚀。
潘俊伸說,三歲以下寶寶不適合泡湯,主要因器官功能還未發育完好,泡湯時末梢血管擴張,血液都跑到四肢,臟器血液流通減少,可能對腦部、心臟造成不好影響。
三歲以上比較能清楚表達冷、熱等感受,避免泡出問題,不過,潘俊伸仍建議,皮膚敏感、異位性皮膚炎、先天性心臟病、熱痙攣體質、氣喘的孩子,不適合泡湯。
潘俊伸說,泡湯前爸媽應注意孩子是否有吃東西,空腹泡湯血糖偏低,加上空氣不流通,孩子很容易暈眩,建議飯後二小時泡湯最適合,每次泡湯十到十五分鐘就應起來稍作休息。
泡湯盡量選擇個人池或湯屋,潘俊伸表示,公眾池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不乾淨的池水跑到眼睛,可能引發結膜炎,喝到池水可能導致腸胃發炎,也可能導致皮膚病。
潘俊伸提醒,泡完湯孩子常會滿身大汗,別忘了補充水分,冬天天氣較乾燥,建議泡湯、洗澡後都應塗抹乳液,避免皮膚乾燥,導致敏感、搔癢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