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社區大學成立溼地義工隊,在塭仔底溼地公園滯洪池進行生態復育、棲地維護、製作浮島、栽種水生植物淨化水質,讓塭仔底溼地公園成為都會區裡少見具生物多樣性的溼地生態公園。圖/陳珮琦
【本報新北訊】位於新北市新莊副都心內的「塭仔底溼地公園」,是都會區裡少見具有生物多樣性的溼地生態公園,維護這片棲地、投入生態復育的最大功臣,正是新莊社區大學溼地服務義工隊。
水利局河川計畫科長陳炳宏指出,塭仔底溼地公園於二○一二年開放,零點四公頃的園區內,有上百種原生植物,吸引都會區內罕見的小鷿鷈、紅冠水雞等鳥類築巢下蛋,成功孵育雛鳥,紅冠水雞至今繁衍好幾代,成為園區最吸睛的嬌客,是都會區裡少見具有生物多樣性的溼地生態公園。
義工隊隊長謝堂樹表示,義工隊於二○○八年成軍,不僅有新莊在地人,還有其他新北市民加入,他們長期、定期、且有系統進行生態調查,藉此了解塭仔底溼地公園的棲地環境、水質狀況及生態資源,建立基礎資料,當作後續經營棲地、生態導覽及環境教育的參考依據。
義工隊培訓內容廣泛多元,包括生態維護復育、棲地營造、學習原生種和外來種動植物,認識蛙類蝴蝶,以及導覽解說課程。「我們希望維護整個生態環境」,謝堂樹表示,透過定期維護及注入在地文化元素,讓更多的人對溼地與生態保育有新的認識與體驗,為土地盡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