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苗栗訊】《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寫下千古名作,但他留下的史料極少,少到讓人懷疑是否為《紅樓夢》作者。中研院院士黃一農費四年心力,在大陸「重新發現」曹雪芹唯一傳世的畫冊,也間接證明他確實寫下《紅樓夢》。
根據《種芹人曹霑畫冊》,黃一農推測曹雪芹生於康熙五十五年閏三月,今年剛好是曹雪芹的三百年冥誕紀念。為此,黃一農日前在苗栗南庄山間舉辦「曹雪芹冥壽趴」,邀來好友清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及龍應台、王榮文、凌峰、李濤、李艷秋等三十位藝文界人士,共同欣賞《種芹人曹霑畫冊》複製本,以及他如何當起歷史偵探、為曹雪芹「翻案」的精采過程。
一九八○年代,貴州省博物館(簡稱貴博)購入《種芹人曹霑畫冊》,畫冊收有八幅設色寫意畫,每畫後各有半葉題字與多枚鈐印。曹雪芹名霑,但鑑定者無法確認畫冊中各路題字人物的身分,斷定「與曹雪芹無關」;卻又認為此畫冊「不像造假」,最後以「存疑」作結。該畫冊被定名為「偽曹霑絹本設色花果人物畫冊」,在庫房冷藏三十年。
四年前,黃一農投入紅學研究,認為當年這本畫冊的鑑定者並非紅學專家,忽略許多線索。他運用網路、大數據等現代考證方式,找出數位在畫冊中題款的人物,發現他們皆屬於曹雪芹朋友圈。
今年七月,黃一農親自到貴州博物館鑑定這本畫冊,辨認出一枚作者曹霑自題詩的鈐印「憶昔茜紗窗」,他指出,「茜紗窗」三字屢見於《紅樓夢》書中,林黛玉便曾說「茜紗窗下,公子多情」。此詩的韻腳與第十八回林黛玉五律的用字與出現順序,完全相同。此外,曹霑自號的「種芹人」,近乎《紅樓夢》第十七回寶玉所言「採芹人」的意境。
他分析,該畫冊應為乾隆期間文物。而近代是從民初胡適發表〈紅樓夢考證〉一文之後,才得知曹雪芹名霑。在這之前,不大可能有人具備足夠知識,假造擁有「種芹人、曹霑、憶昔茜紗窗」等紅學證據的畫冊。
黃一農的「翻案」成功說服了貴博,《種芹人曹霑畫冊》也從偽作翻身為國寶,成為曹雪芹唯一詩、書、畫、印俱見的真跡。黃一農表示,貴博正為此一曹雪芹真跡評定文物等級,可望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