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窯民俗博覽區內燒窯的窯洞口。
圖/林孟慧
文與圖/林孟慧
景德鎮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獨特風格著稱,並且創造了青花、釉裡紅、五彩、鬥彩、粉彩、素三彩、玲瓏、高溫色釉等精巧絕倫的名瓷,景德鎮也因此被稱為「瓷都」。其中景德鎮傳統四大名瓷指的就是青花瓷(自十三世紀開始生產,有「瓷不碎、色不退、無鉛毒」的特點,被譽為「人間瑰寶」)、青花玲瓏瓷(青花與玲瓏兩種工藝綜合的結晶,瓷工運用雕鏤藝術妙法,被譽為「嵌玻璃」)、顏色釉瓷(以多種金屬氧化物與天然礦石為著色劑,裝飾在瓷胎上,經一千三百五十多度高溫燒成,被譽為「人造寶石」)、粉彩瓷(釉上裝飾之一,源於唐三彩,色彩豐富,粉潤柔和,被稱為「軟彩」,並富有立體感等特色,也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彩瓷皇后」)。
在參觀古窯瓷廠的古陶瓷製做區時,經過了燒窯的窯洞口及六間古胚房,為珍貴的中國古代工業建築實例;每組胚坊似封閉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由三棟、四棟向院內敞開的建築組成。聽導遊講解,景德鎮瓷器製做過程須經七十二道程序,每道程序的精細,決定了瓷器品質的好壞及價格的高低。在胚房內,工人以傳統手工製瓷工藝,妙手神工讓我們驚歎不已,生動地再現了景德鎮古代陶瓷製做工藝的全部過程。
參觀完古窯民俗博覽區後,我們接著前往瓷器一條街,這條街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小街道,而是四線道的大馬路,馬路兩側皆是販賣瓷器的店家,這裡是景德鎮瓷器的集散地,可以欣賞各式精美的瓷器,也供遊客自由選購。
我們也採購了數根瓷柄湯匙及一對「景德鎮瓷器辦公杯」,其一杯身繪有江西名樓滕王閣的青花瓷圖案,另一個杯身繪有水點桃花的粉彩圖案,就連杯蓋也搭配著杯身彩繪圖案,煞是好看;拿在手上,比一般瓷杯輕了一半以上,容量也大很多,十分實用。
在揮汗如雨的天氣中,我們結束了景德鎮瓷都之旅,回想遊覽的過程,讓我感受到千年瓷都的博大精深,也印證了《孟子.滕文公上》所說的:「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一件日常所用的精美瓷器,是需要經過多少工匠、藝匠之手,嘔心瀝血之後,才能為我們大眾所用,由此,更提醒大家要珍惜身旁的每件物品,真的得之不易。